核廢料當然是有毒性的,所以我們才要處理,
但是,它的優勢有三個:
1固態,2體積小,3毒性隨著時間衰變減弱
1因為固態,其處理之容易度勝過燃煤燃氣的廢氣,以及許多工業強酸強鹼液體。
而事實上,
一座一百萬千瓦,運作良好的燃煤電廠,平日所釋放廢氣的放射性,
要比一個同樣大小的核能電廠所釋放的高出約一百倍。
(運作良好的核電廠是幾乎不會釋放放射性物質的)
2核廢料之體積小,也增加它所處理的容易度
依照美國能源部的資料,一座1000 MW的輕水式核電廠運轉40年,
台灣方面會產生的廢料約5萬立方公尺,包含運轉中所有高低階及電廠除役之核廢料。
那是長寬各一百公尺,堆高五公尺的體積。
或許用下圖表示更容易體會:
3天然鈾本身就有放射性,就算我們放著不開採,它仍然會釋放放射線。
經過濃縮之後我們做成燃料或者武器使用。
濃縮之後的輻射毒性增強;然而,只要花約一千年至兩千年的時間,
便會降低至天然鈾毒性以下的水平。
也就是說,我們假如不將它置於生物圈之外,只要照顧它過了最多兩千年,
以毒性而言,一切又恢復到似乎未曾用過天然鈾一樣(甚至更低)。
而比較起來,那些不會衰減的化學及工業毒廢料,重金屬等(例如半導體製程)。
需要被照顧的時間就是『永久』了。
Yuchung Hung 寫:所以還是不知道最終去處?
如果您覺得火力煙囪是最終去處ok,
各種工業重金屬強酸鹼掩埋也是最終去處ok,
那麼,yes,核廢料是可以處理的;甚至更好處理。
image 寫:第一次聽到天然氣或頁岩汽比燃煤更會造成溫室效應 您真是厲害啊
IEA原意並非如此,我相信您不是故意扭曲原意,應該是看錯。
IEA 2011 outlook說:增加gas發電,並無法阻止暖化;而尚須配合探捕捉及碳儲存技術。
如果細看其中文件內容,此技術仍受限於成本,技術,政治及民意反對因素(Not In My Backyard, NIMB)
減碳更積極的作法就是增加核電廠及風力機組。
住宅部門減少6.26% ~~怎麼看都是自動節電的結果 什麼誕生機?
我說過了,我無意探討誰因誰果(到底是不是主動節電,或者金融風暴衝擊民生用電)
我只說了他們是高度相關(GDP成長與用電成長一體兩面)
您抗拒用電需求增加,結果就是可能會衝擊經濟成長。
下圖顯現出GDP growth與”用電成長率”的高度相關性。
歷史資料顯示,唯有全球規模的金融風暴,才能讓用電負成長。
世界其他國家資料也是如此,台灣並無特異於世界其他國家狀況。
因為國家經濟受金融海嘯衝擊,導致這些年的用電成長被高估,不只台灣;
日本也相同(08-12金融海嘯無人能預測到)
顯示時間愈久預測愈困難。
電力建設是長期的,台灣又是獨立電網,所以電力建設更需保守謹慎以對。
再貼一次:( 而且 十月還有剩下一半要漲ㄟ 要不要打個賭 十月調漲後 用電量會進一步萎縮?) 第一季總用電量與去年相比負成長0.89%
目前調漲主要是反映,長期台灣電價與世界能源價格脫鉤。
調漲電價,用電量會不會萎縮,我相信當然是有可能的;
但是重點是它也代表了:台灣經濟尚未於金融海嘯衝擊中完全復原所致。
所以我還是要說一句:您覺得台灣經濟不用成長(全民用電量降低)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