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媒體怎樣報導醫界?醫界專業的觀點在哪裡? 歡迎論述,讓真相更完整的呈現!

版主: 版主021

回覆文章
ginger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4
註冊時間: 週三 6月 18, 2014 11:29 am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ginger »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發稿時間:2014/09/03 15:49 最新更新:2014/09/03 15:49

「等病床」早已成為台灣醫療危機之一,台大每5位急診轉住院病人,就有1人等超過2天,甚至成為常態,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我們在急診室面臨生死關頭時,等不到病床?

一個尋常的星期三,許先生的母親因為急性敗血症,被送到台北市中心一家醫學中心急診室。高齡75歲的老媽媽發高燒、肚子絞痛,到最後意識不清無法問診,醫師認定許媽媽必須最優先處理,不斷加強抗生素的劑量,而且也應該趕緊入院,避免在人山人海的急診室增加感染風險。但是,危急的許媽媽卻仍然在3天後,才得以住進內科加護病房。

急診室亂象

根據健保署網站統計,在急診轉住院案件數中、等待住院超過48小時。

民國60幾年,台大就有急診室爆滿的現象,那時病床很少,可說是資源不夠,如今病床數規模多了3、4倍,還是無法解決同樣的問題,為什麼?因為大家都想來台大看病。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顏瑞昇說,有時,我們明明已經通報急診室沒推床了,救護車仍把病人載過來,原因是病人堅持要到台大。然後,病人沒病床躺,只好躺在救護車擔架上,救護車也離不開。

要解決這個陳年問題,必須靠整個體制來推動。政府要強制分級轉診,民眾也要改變觀念。

原因一:大醫院的迷思,不管輕重症都來報到,轉診出去僅千分之二

台灣每千人有6.9張病床,雖比不上日本、韓國、德國,但遠高於OECD國家(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平均的5.05張,也高於世界中位數的2.2張。

「病床數絕對夠,還滿出來!」台灣急診管理學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急診部主任陳日昌說,全國四百家醫院,造成急診等床問題約十五家,而醫學中心病房則多被重症者使用,因為重症者住院較久,病床周轉率低,造成供需失衡。

陳日昌認為,病人集中到醫學中心,是信任度問題,也就是迷信大醫院,不管輕、重症都往大醫院擠。大醫院急診轉出的病患僅千分之二或三,而且好說歹說用盡說服手段,仍然轉不出去,「不能怪民眾,如果沒有限制,大家當然希望待在一個能讓他安心的地方,所以很難解決。」陳日昌說。

原因二:地區醫院萎縮,中小型醫院生存不易,病房閒置嚴重

同一種病,醫學中心的醫師診療費、藥師費的健保給付較高;同樣做電腦斷層掃描,地區醫院獲得的給付低。但地方性醫院本來就要用更高的薪水才能找到醫師,結果因給付低,賺錢更困難,過去幾年,中小型醫院處於賠錢狀態,失去和醫學中心的競爭力,造成病人流失、病房閒置情況。

原因三:醫院也挑病人,怕虧錢、惹醫療糾紛,多重慢性病人等床最難

「急診無法轉去樓上病房的病人,很多是因為會虧錢,或治不好了。」不少醫學中心急診醫師坦承,在急診待床很久的病人,不少是窮、老或諸病纏身。

沒錯,醫院挑病人已是常態。其一是經濟因素,一位財團法人醫學中心醫師透露,部分醫院分配病房會看科別的績效利潤,利潤較高是醫材,因此會使用到醫材的心導管手術或骨科病患,就容易住到院。也有醫界大老指出,醫院會拉長住院時間,有時是因病人快好了,健保支出較少,病人又好照顧。

其次,醫療專科分科太細,多重症狀的急診病人就不容易被某專科醫師收住院,即使有病床,仍不收病人。

原因四:健保俗擱大碗,台灣住院相對便宜,醫療險濫用推波助瀾

身兼急診醫學會壅塞小組召集人的方震中指出,台灣民眾住院時間比歐美國家長,因歐美住院費用昂貴,譬如美國普通病房每天就要一千美元(約新台幣三萬元),美國病人出院後,再派護理師去居家照護,比住院便宜許多。但台灣情況相反,每日住院頂多自付數千元,病人把醫院當作照護的機構。

不少醫師坦言,大家願意住院,甚至寧願待在急診室候床,是因為在醫院可以得到照顧,回家以後可能無法獲得較好的照顧。

商業性醫療險,也讓病人在「多住多賺」考量下,不急著出院。劉育志指出,商業醫療險常會推銷「住院日額給付」或「實支實付」,被大量濫用,尤其住加護病房不必請看護,轉普通病房日額變少,家屬就不願轉出去,導致加護病房塞床。

平心而論,能否出院的所有責任放在醫師或病人都不對,例如健保署應設防弊機制,在醫院通知出院的一定期限,若病人不理會,可以考慮停止給付。(文/今周刊)

編按:本文摘自9月3日出刊之《今周刊》924期封面故事「等不到病床的真相」同期內容除本文外,並有「等不到病床的真相」、「化療病人發高燒,我卻只能找推床幫她挪到走廊上……」、「病人迷信大醫院 是等嘸病床的頭號幫凶」、「落實分級轉診 讓急診室不再淪為難民營」等系列報導,更多內容請參閱924期《今周刊》。(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謝謝!)
台灣醫界刊登『醫師業務責任保險專案』 非強制性投保 提供會員自由選擇--負責專員
詳情請進入viewtopic.php?f=235&t=96369

需要詳細資料或服務歡迎找Ginger--0937-54-1129或加LINE ID:ginger1129
頭像
cwhung
V3
V3
文章: 3104
註冊時間: 週三 5月 23, 2007 7:59 pm
來自: 翻臉如翻書的賤寶島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cwhung »

滕XX表示:
等不到病床,關我屁事
我只要打幾通電話,就有病床了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 ... 557764&p=1

滕XX表示:
還是趕緊上媒體罵醫師
才能繼續維持我的特權
後藤新平的名言︰「台灣人民特性︰貪財,怕死,愛面子。」
鬼島醫師的感言︰「健保刁民特性︰貪財,怕死,不要臉。」
 
image
榮譽院長級
榮譽院長級
文章: 43450
註冊時間: 週四 3月 26, 2009 8:10 pm
來自: 集合住宅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image »

提高醫學中心急診及住院部分負擔就可以了

不是不能解決 是不做
a4610
V4
V4
文章: 4568
註冊時間: 週二 5月 14, 2013 11:04 am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a4610 »

image 寫:提高醫學中心急診及住院部分負擔就可以了

不是不能解決 是不做
(GOODJOB)
gary
主任秘書
主任秘書
文章: 10500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04, 2007 5:19 pm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gary »

(GOODJOB)   (GOODJOB)   (GOODJOB)
gucci37
科主任級
科主任級
文章: 6476
註冊時間: 週三 3月 12, 2008 10:22 pm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gucci37 »

其實還少講一個:有特權的人可以喬床先入排擠其他人…
2019-01-04 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蔡英文:不接受九二共識、一國兩制
2019-01-04 蔡英文回應「告台灣同胞書」被按讚 柯P諷:一日行情
2019-01-05 諷蔡英文一日行情被噓爆 柯P:我比較務實
2019-05-14 小英強調台非挑釁 柯嗆台灣不是 只有她是
2019-05-14 蔡英文強調不是挑釁者 柯P:她當總統兩岸更安靜還緊張?
2019-05-30 蔡拒一國兩制是挑釁 柯:甚麼都不要講就好

2019-07-05 劉結一提習「告台灣同胞書」 柯P:他總是要講他該講的話 還好啦
頭像
hjh
院長級
院長級
文章: 18720
註冊時間: 週二 8月 05, 2008 11:39 am
來自: Taiwan Formosa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hjh »

xkuk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26831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10, 2024 2:04 pm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xkuk »

xkuk
註冊會員
註冊會員
文章: 126831
註冊時間: 週日 11月 10, 2024 2:04 pm

Re: 等不到病床的真相

文章 xkuk »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й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
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инфоtuchkasинфоинфо
回覆文章

回到「★媒體報導VS醫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