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life.chinatimes.com/life/1105180 ... 00049.html
2011-11-26 中國時報 黃天如、張睿纖/台北報導
衛生署昨天公布近五年國內各醫院屍體器官移植病患存活率,令人意外的是幾家器官移植龍頭醫院排名都不如往年,台大醫院僅在肺臟移植排名第一,腎臟移植排第二,心、肝移植排名第三。
這項數據因沒有將活體器官移植病例納入,導致部分經媒體整理排名未如預期的大醫院,頻頻抱怨「不公平」。衛生署醫事處長石崇良強調,「相關資料僅供民眾參考,原本就不是拿來排名的。」
衛生署統計,二○○六至二○一○年國內共進行一八二二例屍體器官移植手術,在心、肝、肺、腎四大主要器官中,以腎臟移植手術存活率最高,術後一年存活率高達九六.一九%,其次為肝臟八一.二九%、心臟七九.九二%,以及肺臟六五.○二%。
台大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指出,部分醫院「可能做兩個、活兩個,當然存活率會比較高」,收治的移植病患數量少,存活率就會提高。
他說,「醫院如果想要提高存活率很簡單,就是太爛的患者不要收」,衛生署公布的存活率報告要再細分,各家醫院收治的病患人數和病情都會影響存活率,像是台大、振興是心臟移植病患人數最多的醫院,也多是收治病情較嚴重病患,當然會拉低存活率。
柯文哲強調,衛生署公布的存活率報告根本沒有參考價值,不代表醫院醫療品質,「但是衛生署公布數值也好,對存活率不佳的醫院有恐嚇作用」。
振興醫院心臟醫學中心主任魏崢說,除了疾病程度最嚴重的「1A」患者,均須以勸募醫院為優先的器官分配原則,原本就大有問題。他說,「振興連呼吸衰竭、裝葉克膜患者的換心手術都做,患者存活率跟其他醫院自然不能比。」
心臟移植居冠的高雄長庚醫院院長陳肇隆說,該院心臟移植病例數雖不多,但每例都很用心,能創下患者術後一年百分之百存活率,確實不容易。
陳肇隆說,心、肺只能做屍體器官移植,衛生署呈現的至少是一個「全貌」。相較之下,國內肝臟移植向以活體捐贈為大宗,以高雄長庚為例,過去五年進行了四八一例活體捐肝手術,實際存活率九三.六%,成績傲視全球,但這些努力都無法在此次衛生署提供的資料中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