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種缺工情形不知道會不會在台灣上演?
長照養護人員,工地施工人員,辛苦得找外勞替代的工作 也是無法請到當地的勞工參與
http://www.worldjournal.com/1960897/art ... 杉磯February 9, 2015, 9:13 am 12782 次
美國各港口碼頭,每隔幾年就會上演罷工、怠工、封港的戲碼,原因都是勞資雙方的薪資合約談不攏,大批貨輪在港內外等候裝卸,碼頭上堆滿運不出去的貨櫃。心焦如焚的商家,多付錢給碼頭和司機,也無法如期交貨上架,成本最終還是轉嫁到一般消費者身上。
為什麼碼頭工人的合約總是出問題?挑明了說,碼頭工人的薪資不是低到讓他們「活不下去」,而是高到「令人髮指」這次美西沿岸29港口碼頭工會與資方談判陷入僵局,資方提出的條件包括:簽下五年合約,每年加薪3%;退休金提撥增加11%,增至每年8萬8000元。目前碼頭工人平均年薪14.7萬元,依照此合約,五年後年薪增至16.9萬元,尚不包括退休金在內。
但真正誘人的是,資方提出超級大方的員工健保福利:碼頭工人今後每月保費一毛錢都不用付,看醫師、住醫院、動手術一律免費,只有拿藥每次象徵性的收一塊錢。比起拿紅藍白卡或歐記健保的一般民眾,這種健保簡直是天方夜譚。
即便如此,碼頭工會仍不滿意這種條件。
誠然,碼頭工人必須有一定的技術和體能限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但這種薪資福利,以及形同「鐵飯碗」的工作,至少給了大家一種啟發:何苦去擠破頭進大學、攻讀碩博士;何苦都把矽谷、華爾街作為就業的指標;我們這一代也許擠不進去,下一代不如都去當碼頭工人吧!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日前公布2015年美國「十大理想工作」,都屬醫療和科技業,其中只有內科醫師平均年薪(18.4萬元)高於碼頭工人,其它九種職業,包括牙醫、物理治療師、護士、軟體開發師、電腦系統與資安分析員等,年薪都比不上。顯然「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太小看碼頭工人這一行。
不少家長希望孩子未來能在矽谷的高科技公司找到理想工作。根據「聯合創投」公司上周發表的2015年「矽谷指數」,矽谷個人平均年薪為11.6萬元,新興科技業的另一重鎮舊金山為10.4萬元;加州平均個人年薪則只有6.1萬元。
再看紅得發紫的蘋果公司,最底層的蘋果專賣店店員平均年薪4.4萬元、專賣店經理8.5萬元。而蘋果公司內的17種專業工程師、分析師、項目經理等,只有工業設計師(17.4萬元)平均年薪高於碼頭工人,其它16種也都落在碼頭工人之後。
近來有很多工會人士發動速食業餐廳員工,示威抗議雇主給的薪資太低。假設速食業員工每小時工資十元,每周工作40小時,每年工作52周,年薪僅2萬零800元。其實也不用抗議了,工會人士安排速食業員工去碼頭工作,不就皆大歡喜。
最後我們要感謝美國偉大的工會制度,讓碼頭工人成為人人稱羡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