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
不上學 不工作 — 日本出現“NEET”一族
http://www.XINHUANET.com 2005年01月04日 15:36:3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月4日電 在日本,很多年輕人出於各種原因,即不上學也不工作,也不出去接受任何職業培訓,而是選擇呆在家中,並且這種現像大有愈演愈烈之勢。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他們作出上述選擇,他們的生存狀況如何?此間最新一期《環球》雜志刊載題為《尋求自立的“敗家子兒”》的文章,介紹了這方面的情況,現將文章摘發如下:
“他們不是自由職業者,他們也不是失業者,他們是— NEET。”這段話出現在一本近期在日本備受關注的社會學著作《NEET》的封面上。
誰是NEET
NEET(即Not in Education,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縮寫),一個新鮮的英語單詞,被引入日本,專指既沒有在上學或工作,也沒有在接受任何職業培訓的人。他們可主要分為以下4種類型:
享受型:反對社會道德約束,追求自由生活,類似上世紀60年代末被搖滾精神感染的一代美國青年。他們目睹了父輩為全家人的衣食生計終日奔波,被套在住房、汽車的貸款裡,而他們自己,要背離這一生活軌跡。
隱居型:缺乏社會關系基礎,無法與周圍人群溝通。更為嚴重的是,他們根本沒有與人交往的願望,只想躲在家裡,或者屬於自己的一個小空間,做一些自認為有趣的事情。
驚呆型:對社會有莫名的強烈恐懼感。家庭和社會的環境往往曾經對他們的性格和心理造成過很大的影響,在他們白紙一樣的社會觀上書寫下了殘酷競爭、驚濤駭浪、爾虞我詐等等。在他們眼裡,似乎街上的每一個人懷裡都揣著一把匕首,自己稍有不慎就會被別人置於死地。
受挫型:學習或工作中所遭受的挫折,導致對自身完全喪失信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學習成績的不理想與家長的嚴格要求之間的距離,工作業績和同事的差距等等,沒能成為他們奮發的動力;相反,使得他們認為自已比別人差很多,面對任何事情,首先想到的都是“這樣的任務,我根本沒有能力完成,與其失敗,不如根本就不要開始”。
NEET越來越多
NEET人群在日本近年來擴大的速度相當驚人。根據日本2004年經濟白皮書公布的數字,2002年NEET人口為48萬人,2003年增至52萬人,而日本全國失業總人口不過148萬而已。
另據日本勞動政策研究所的調查,2004年,日本15▂34歲NEET人數達到75萬,這一數字是10年前的10倍。
NEET已經不再是邊緣話題,而已經成為與每一個日本人生活息息相關的主題內容了。《NEET》一書的作者、東京大學著名勞動經濟學教授玄田有史和自由撰稿人曲沼美惠,其實在書的開始就已經給人們清晰地勾勒出了NEET的形像。
他們不是自由職業者。至少要有職業,才能被稱為自由職業者,只不過自由職業者在工作內容和時間上相對自由,受到的約束少而已。NEET根本沒有職業,他們幾乎完全不參與任何工作。
NEET也不是失業者。所謂失業,要先就業才有失業可言。NEET的年輕人,很多都從未工作過,更重要的區別在於,失業是被動地失去了職業,而NEET則正相反,他們是主動地不參與工作。
NEET因何產生
NEET的形成不能簡單地歸結為個體行為,不是在人生觀和性格形成過程中獨立於社會產生的。 雖然NEET幾乎不接觸社會,但正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對他們所產生的影響造成他們遠離社會的。人口結構老齡化問題以及經濟不景氣,在NEET人群增長過程中,起到了相當重要的作用。
根據勞動調查協會2003年11月到2004年對東京大型公司的5165名34歲以下的年輕職員所做的調查,70%的被調查者承認:現在比以前更容易疲勞,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使得工作內容和人際關系很容易出現問題。在剛剛進入大型公司的年輕職員當中,普遍有被用人單位欺騙的感覺,而只有不到30%的人認為自己能
在剛剛開始工作的崗位上堅持3年以上。
我的第一份工作做不到3年耶。 盡管日本人普遍承認“勤勞是國民的義務”,但是惡劣的工作環境不可能不讓年輕人對工作產生厭倦和恐懼。
此外,人口結構老齡化雖是21世紀全球普遍面臨的問題,但在日本,這個問題顯得尤為突出,甚至威脅到社會勞動結構賴以維系的養老金制度。2004年通過的法律將社會養老金領取年齡從60歲推遲到了65歲。而民眾普遍對養老金制度將來是否會進一步惡化不抱樂觀態度。
人口結構變化對年輕人最直接的打擊是:他們將來每1.3個人就要養活一個靠領養老金生活的人。 另外一個打擊青年人就業的重要因素是伴隨經濟不景氣,企業用人規模下降。從前日本傳統的“內定”制度出現嚴重裂縫,中學和大學應屆畢業生就業率持續下降。
幫助NEET回歸
面對NEET人群迅速增長的狀況,日本政府並未停留在挖苦和發牢騷的階段,他們已經開始著手解決這個對未來社會勞動結構可能產生重大影響的問題。
厚生勞動省在不同層面組織教育機構和用人企業以及政府機構之間進行深度交流,目的是找出在經濟不景氣的前提下,如何保證年輕人,尤其是中學和大學的應屆畢業生能夠相對順利地就業的問題。
學校也增加了對學生心理方面的輔導,並從最實際的生活和交際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畢業前的就業適應能力培訓。面對已經成為NEET的青年人,社會並沒有放棄他們,而是予以積極的鼓舞,希望幫助他們重新返回社會的大舞台上。(完)
(責任編輯: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