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精神科(psychiatry)所幫助的對象
發表於 : 週六 9月 13, 2008 12:37 am
這篇本來是寫給內科的家人,但也在此和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讀過,可以想想看一般醫學科目臨床工作上怎麼樣尋求精神科幫忙,我想你們也不需要psychiatrist只給診斷,或r/o delirium。
「精神醫學是在幫助傳統醫學無法處理的病人」
從百年前 Frued開始以科學角度研究人類心智問題,發明一套研究心智的系統(精神分析),同時也發現實施過程可以改善症狀,例如焦慮疾患、慮病症、轉化症等等。他把這些研究結果都記錄下來。儘管他所提出的心智模型(精神分析),不斷被新的認知所挑戰甚至取代,診斷也隨著科學進展而大幅更動。然而,改善症狀的會談技術卻流傳下來,成為心理治療的濫觴。
近百年來,精神醫學以心理治療開始發展;伴隨神經研究進步,近二十年也開始能以藥物大幅改善某些症狀。生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是今日精神科的兩種工具。
心理疾患,有些就像免疫科或代謝科的慢性疾病,沒有藥到病除。腦生理問題引發的精神病(psychosis),就算對症下藥,藥物也得服用幾天甚至持續幾個月或年,才能讓腦部穩定。另一大類精神科的族群,精神官能症(neurosis)患者,藥物效果往往很有限,短期的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認知行為治療雖然較快能緩和症狀,也不是幾分鐘照會就能大幅改善,且常常復發。這些人往往需要深度個別心理治療或團體治療才能接近痊癒,然而在台灣的文化裡,這方面還沒奠基;醫師遇到心理困境也不習慣尋求心理治療。
話說回來,在內科臨床所遇到的困境,那些不好處理的問題,的確需要精神科的"治療技術"幫忙,當年佛洛伊德就從這裡開始:憂鬱心情、身體化疾患(慮病症等)、乃至於惡行惡狀不負責任的家屬、面對緊急危機無法作決策的病人或家庭。然而,這些都不是一次照會精神科所能解決的。能開藥解決的,大家只要key in電腦就行了。而Frued當年的治療時間單位都是以年來算...
簡單地說,精神科切入的起點是關係,「當事人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的關係,所有(心理)治療都是從這點開始。照會精神科幫忙某個病人狀況,那個時間點,感到困擾的是醫護人員而不是那個病人!那個病人並不覺得自己需要精神科醫師。找個psychiatrist來看他,就像皮膚科醫師到街上隨便拉個皮膚黃黃的人,說他需要美白。所以,會診精神科醫師頂多嘗試初步的動機晤談(就像宣傳美白),讓病人"發現"自己需要幫忙。當人有一絲覺察到我們可以幫忙時,醫病關係才成立。這時治療才剛開始呢。
所以,有什麼內外科醫師難以解決的困擾,精神科的確可以提供幫忙,但和大家原先的想法不太一樣,因為照會無法取代「你是幫他解決"他的困擾"的醫師」。如果能像德國安排一個身心科治療師參與內外科staff meeting,解決病房所面對的心理社會難題,那就更好了。或許以後台灣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如果健保局有心提高醫療品質,醫策會想要減少醫療糾紛的話....這是我的murmur...)
「精神醫學是在幫助傳統醫學無法處理的病人」
從百年前 Frued開始以科學角度研究人類心智問題,發明一套研究心智的系統(精神分析),同時也發現實施過程可以改善症狀,例如焦慮疾患、慮病症、轉化症等等。他把這些研究結果都記錄下來。儘管他所提出的心智模型(精神分析),不斷被新的認知所挑戰甚至取代,診斷也隨著科學進展而大幅更動。然而,改善症狀的會談技術卻流傳下來,成為心理治療的濫觴。
近百年來,精神醫學以心理治療開始發展;伴隨神經研究進步,近二十年也開始能以藥物大幅改善某些症狀。生物治療與心理治療,是今日精神科的兩種工具。
心理疾患,有些就像免疫科或代謝科的慢性疾病,沒有藥到病除。腦生理問題引發的精神病(psychosis),就算對症下藥,藥物也得服用幾天甚至持續幾個月或年,才能讓腦部穩定。另一大類精神科的族群,精神官能症(neurosis)患者,藥物效果往往很有限,短期的支持性心理治療或認知行為治療雖然較快能緩和症狀,也不是幾分鐘照會就能大幅改善,且常常復發。這些人往往需要深度個別心理治療或團體治療才能接近痊癒,然而在台灣的文化裡,這方面還沒奠基;醫師遇到心理困境也不習慣尋求心理治療。
話說回來,在內科臨床所遇到的困境,那些不好處理的問題,的確需要精神科的"治療技術"幫忙,當年佛洛伊德就從這裡開始:憂鬱心情、身體化疾患(慮病症等)、乃至於惡行惡狀不負責任的家屬、面對緊急危機無法作決策的病人或家庭。然而,這些都不是一次照會精神科所能解決的。能開藥解決的,大家只要key in電腦就行了。而Frued當年的治療時間單位都是以年來算...
簡單地說,精神科切入的起點是關係,「當事人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的關係,所有(心理)治療都是從這點開始。照會精神科幫忙某個病人狀況,那個時間點,感到困擾的是醫護人員而不是那個病人!那個病人並不覺得自己需要精神科醫師。找個psychiatrist來看他,就像皮膚科醫師到街上隨便拉個皮膚黃黃的人,說他需要美白。所以,會診精神科醫師頂多嘗試初步的動機晤談(就像宣傳美白),讓病人"發現"自己需要幫忙。當人有一絲覺察到我們可以幫忙時,醫病關係才成立。這時治療才剛開始呢。
所以,有什麼內外科醫師難以解決的困擾,精神科的確可以提供幫忙,但和大家原先的想法不太一樣,因為照會無法取代「你是幫他解決"他的困擾"的醫師」。如果能像德國安排一個身心科治療師參與內外科staff meeting,解決病房所面對的心理社會難題,那就更好了。或許以後台灣可以往這方面發展。
(如果健保局有心提高醫療品質,醫策會想要減少醫療糾紛的話....這是我的mur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