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你與我們 /林啟禎
發表於 : 週二 8月 26, 2008 7:11 pm
你與我們
《2008/08/21 16:45》
/林啟禎
醫病關係中,不只有醫者與病患,還有包括所有其他人在內的所謂「醫病關係第三者」。關係不單純,稱謂就很重要,或許以下的故事可以作為思維的開端。
這個故事是聽成大前校長馬哲儒教授說的, 20年前成大醫院剛開幕沒多久,就有一名成大教職員住院,病情與年邁造成的老年性相關疾病有關,他探視時拉了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一起去,當下他對黃院長向病患解釋病情的稱謂印象深刻,因為當年五十歲出頭的黃院長向病患解釋病情的說法是:「我們年紀大了以後,身體自然就會開始……。」馬校長解釋說,當時的說法如果是:「因為你年紀大了,所以……。」病患一定覺得孤老無依,心情沮喪。但稱謂改成了「我們」,感覺就完全不同。
強調「我」,對醫者而言,不能說不正確,因為醫學浩瀚,醫者的判讀與經驗才是當下治療的重要依據。不過,強調「我」的語氣有點不慎時,卻容易被誤以為是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或自我中心主義。如此的醫病溝通容易導致誤解,造成摩擦。
報載有名專科教授,自負地向病患解釋:「我開刀 3000多例,沒有失敗過。」結果該病患卻不幸在術後併發「不可預期」的感染。原本這只是屬於「醫療不確定」的意外事件,之所以上報的原因是病患很生氣,「你強調並保證一定成功,為何我偏偏例外?」如果當初的解釋是,「根據醫學的研究這種手術的成功率很高,我們過去有很好的成功經驗,我們也會竭盡全力去做好這個手術。」或許,事件相同但感覺會不一樣。
我們,是一個很有藝術,也很有創意的稱謂。例如在軍隊裏重視團體、榮譽,所以在呼口號激勵自己的時候,一定會強調我們,例如「看我們的隊伍雄壯威武,聽我們的歌聲響徹雲霄。」參加青年社團活動,一定會唱:「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們,有你、有我也有他。稱呼我們,代表是同一戰線與同一立場。
當然,醫與病原本是不同的個體與立場。如果病人問的是:「開刀痛不痛?」當然問的是他自己會不會痛,如果醫者回答是:「開刀後痛是會痛,但每個人對痛的感受不同。」這種說法很中肯,也很科學,但是也很生份,好像說的是其他人的事,痛不關己。但如果用的是比較貼近行為主義的說法:「如果會痛請儘量表達出來,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利用專業方法減輕疼痛。」也許會令病患感覺安心一點。
成員包括「你」在內的「我們」,是一種同理心。像解釋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的疼痛機轉時,說「我們總是會努力工作到忘記體力與耐力不如年輕時」一定比「你千萬不要再逞強而自以為像年輕人有擋頭」來得好。至於不包括「你」的「我們」,則是一種團隊的紀律與擔當。像解釋開刀的成功失敗率時,說「我們這個治療團隊受過完整的訓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也會對您的病情全力以赴」的說法,也應該比「全台灣我的開刀手術病患最多,開的最好」來得令人愉快一些。
其實,沒必要把所謂的「你」或「我」都改成「我們」,不過,如果能夠偶爾思考一下這幾個一字之差的稱謂,卻隱含代表著不同的心態準備與立場差異,或許就是提升醫病關係和諧的重要第一步。
作者:林啟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暨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2008/08/21 16:45》
/林啟禎
醫病關係中,不只有醫者與病患,還有包括所有其他人在內的所謂「醫病關係第三者」。關係不單純,稱謂就很重要,或許以下的故事可以作為思維的開端。
這個故事是聽成大前校長馬哲儒教授說的, 20年前成大醫院剛開幕沒多久,就有一名成大教職員住院,病情與年邁造成的老年性相關疾病有關,他探視時拉了醫學院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一起去,當下他對黃院長向病患解釋病情的稱謂印象深刻,因為當年五十歲出頭的黃院長向病患解釋病情的說法是:「我們年紀大了以後,身體自然就會開始……。」馬校長解釋說,當時的說法如果是:「因為你年紀大了,所以……。」病患一定覺得孤老無依,心情沮喪。但稱謂改成了「我們」,感覺就完全不同。
強調「我」,對醫者而言,不能說不正確,因為醫學浩瀚,醫者的判讀與經驗才是當下治療的重要依據。不過,強調「我」的語氣有點不慎時,卻容易被誤以為是個人主義、英雄主義或自我中心主義。如此的醫病溝通容易導致誤解,造成摩擦。
報載有名專科教授,自負地向病患解釋:「我開刀 3000多例,沒有失敗過。」結果該病患卻不幸在術後併發「不可預期」的感染。原本這只是屬於「醫療不確定」的意外事件,之所以上報的原因是病患很生氣,「你強調並保證一定成功,為何我偏偏例外?」如果當初的解釋是,「根據醫學的研究這種手術的成功率很高,我們過去有很好的成功經驗,我們也會竭盡全力去做好這個手術。」或許,事件相同但感覺會不一樣。
我們,是一個很有藝術,也很有創意的稱謂。例如在軍隊裏重視團體、榮譽,所以在呼口號激勵自己的時候,一定會強調我們,例如「看我們的隊伍雄壯威武,聽我們的歌聲響徹雲霄。」參加青年社團活動,一定會唱:「當我們同在一起」。我們,有你、有我也有他。稱呼我們,代表是同一戰線與同一立場。
當然,醫與病原本是不同的個體與立場。如果病人問的是:「開刀痛不痛?」當然問的是他自己會不會痛,如果醫者回答是:「開刀後痛是會痛,但每個人對痛的感受不同。」這種說法很中肯,也很科學,但是也很生份,好像說的是其他人的事,痛不關己。但如果用的是比較貼近行為主義的說法:「如果會痛請儘量表達出來,讓我們一起來想辦法利用專業方法減輕疼痛。」也許會令病患感覺安心一點。
成員包括「你」在內的「我們」,是一種同理心。像解釋退化性關節炎與骨質疏鬆的疼痛機轉時,說「我們總是會努力工作到忘記體力與耐力不如年輕時」一定比「你千萬不要再逞強而自以為像年輕人有擋頭」來得好。至於不包括「你」的「我們」,則是一種團隊的紀律與擔當。像解釋開刀的成功失敗率時,說「我們這個治療團隊受過完整的訓練,有豐富的臨床經驗,也會對您的病情全力以赴」的說法,也應該比「全台灣我的開刀手術病患最多,開的最好」來得令人愉快一些。
其實,沒必要把所謂的「你」或「我」都改成「我們」,不過,如果能夠偶爾思考一下這幾個一字之差的稱謂,卻隱含代表著不同的心態準備與立場差異,或許就是提升醫病關係和諧的重要第一步。
作者:林啟禎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暨成大醫院骨科主治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