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台灣人的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
發表於 : 週四 8月 21, 2008 5:53 pm
台灣人的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
◎ 劉美蓮
若問:「台灣人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得主是誰?」大家都會答:楊傳廣。錯!
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屆奧林匹克在柏林舉行,延續承襲希臘傳統,體育競技與藝文比賽同步舉辦,藝術競賽有繪畫、建築、雕刻、文學、作曲五個項目。東京奧林匹克委員會公開甄選五位作曲家參賽,四位教授級的日本人均落選,只有二十六歲、默默無聞的台灣殖民地二等國民江文也,以管絃樂〈台灣舞曲〉獲選,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日本人、台灣人,也是亞洲首位榮獲國際大獎的音樂家。
根據德國國立公文圖書館「奧林匹克.柏林大會正式紀錄」記載作曲比賽成績:歌曲組前三名皆為德國人;室內樂組從缺;管絃樂組金牌德國,銀牌同分兩位為義大利和捷克,第三名從缺,第四名則為日本的江文也。因為第三名從缺,就將銅牌頒給第四名。此銅牌和「得獎榮譽證明書」的獎狀,至今仍由東京遺孀珍藏著(見左圖)。
當獎牌從柏林寄到東京作曲家聯盟,卻遭受刻意淡化,因為參賽的四位日本人竟輸給殖民地小伙子,當然不好受,而議論著:「台灣舞曲沒啥技術嘛!只因東方風味引發歐洲評審好奇而已,江文也真是狗運亨通,第一號作品就得獎。」
江文也當然不服氣,把獎牌拿給報社朋友看,「東京日日新報」馬上於九月十三日大幅報導,刊登獎牌、照片及樂譜。「台灣日日新報」馬上跟進,隔天大幅報導,江文也一夕成名。
〈台灣舞曲〉唱片馬上由史托可夫斯基指揮,勝利唱片公司當做聖誕節特賣發行,管絃樂總譜封面亦以德、英、法、日文,做全世界發行。
國人聽〈台灣舞曲〉,都表示缺乏「四、月、望、雨」般台語歌謠的風格,殊不知「四、月、望、雨」歌曲係一九三七年以後才逐漸走紅,〈台灣舞曲〉卻是一九三四年的創作(原為鋼琴獨奏曲〈城內之夜〉,城內是台北今之城中區),江文也受到印象派及前衛風潮影響,十八歲暑假回台北實習,及一九三四年二度返台(一為環島巡演),立基於對故鄉的深情而寫作。西洋管絃卻以個人濃郁的台灣元素支撐,或許是他獲獎的主因吧!(作者為文建會江文也生平研究案主持人)
◎ 劉美蓮
若問:「台灣人第一面奧林匹克獎牌得主是誰?」大家都會答:楊傳廣。錯!
一九三六年,第十一屆奧林匹克在柏林舉行,延續承襲希臘傳統,體育競技與藝文比賽同步舉辦,藝術競賽有繪畫、建築、雕刻、文學、作曲五個項目。東京奧林匹克委員會公開甄選五位作曲家參賽,四位教授級的日本人均落選,只有二十六歲、默默無聞的台灣殖民地二等國民江文也,以管絃樂〈台灣舞曲〉獲選,成為第一位獲得奧林匹克獎牌的日本人、台灣人,也是亞洲首位榮獲國際大獎的音樂家。
根據德國國立公文圖書館「奧林匹克.柏林大會正式紀錄」記載作曲比賽成績:歌曲組前三名皆為德國人;室內樂組從缺;管絃樂組金牌德國,銀牌同分兩位為義大利和捷克,第三名從缺,第四名則為日本的江文也。因為第三名從缺,就將銅牌頒給第四名。此銅牌和「得獎榮譽證明書」的獎狀,至今仍由東京遺孀珍藏著(見左圖)。
當獎牌從柏林寄到東京作曲家聯盟,卻遭受刻意淡化,因為參賽的四位日本人竟輸給殖民地小伙子,當然不好受,而議論著:「台灣舞曲沒啥技術嘛!只因東方風味引發歐洲評審好奇而已,江文也真是狗運亨通,第一號作品就得獎。」
江文也當然不服氣,把獎牌拿給報社朋友看,「東京日日新報」馬上於九月十三日大幅報導,刊登獎牌、照片及樂譜。「台灣日日新報」馬上跟進,隔天大幅報導,江文也一夕成名。
〈台灣舞曲〉唱片馬上由史托可夫斯基指揮,勝利唱片公司當做聖誕節特賣發行,管絃樂總譜封面亦以德、英、法、日文,做全世界發行。
國人聽〈台灣舞曲〉,都表示缺乏「四、月、望、雨」般台語歌謠的風格,殊不知「四、月、望、雨」歌曲係一九三七年以後才逐漸走紅,〈台灣舞曲〉卻是一九三四年的創作(原為鋼琴獨奏曲〈城內之夜〉,城內是台北今之城中區),江文也受到印象派及前衛風潮影響,十八歲暑假回台北實習,及一九三四年二度返台(一為環島巡演),立基於對故鄉的深情而寫作。西洋管絃卻以個人濃郁的台灣元素支撐,或許是他獲獎的主因吧!(作者為文建會江文也生平研究案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