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好聽的歌
發表於 : 週五 9月 20, 2013 11:52 am
Felix 寫:
連結至影片網頁
Humors of Ballyloughlin/Knockn-Eileen Ivers
卡農Canon——複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絃,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複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複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複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禦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1653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inso Pachelbel (帕海貝爾, 1653-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這是個德國作曲家,但德國實在很難讓他產生如此美麗的靈感。這是作者在義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音樂,用了迴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裡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農裡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著一絲義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
Johann Pachelbel約翰•帕赫爾貝爾( 1653-1706)德國管風琴家、作曲家。1653年9月1日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Nuremberg)。早年隨施韋默爾(Schwemmer)學習音樂,1669年進入阿爾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學費,次年轉入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一所學校。1673年至維也納,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管風琴師克爾(Kerll)的學生和助手。1677年至愛森納赫(Eisenach),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愛森納赫也是德國音樂的故鄉,8年之後,J.S.巴赫在這裡誕生。1678年至愛爾福特(Erfurt)擔任管風琴師,在這裡教授了 J.C.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J.S.巴赫的兄長,並在雙親去世後成為 J.S.巴赫的監護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兒子不幸死于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後在斯圖加特(Stuttgart)和哥達(Gotha)擔任管風琴師。1695年回到家鄉紐倫堡,擔任聖澤巴爾德教堂(St Sebalds church)的管風琴師,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帕赫爾貝爾是巴赫之前偉大的管風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眾讚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較強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較為抒情的音樂氣氛中去,自成一體。 帕赫爾貝爾最有名的作品是約作于1680-1690年的《D大調卡農》,最初完成時是一首《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樂器寫成,但只有《卡農》廣為流傳,此曲注重對位、編排,如同自然、數學公式般以演繹的方式,紡織永無止境的理性之路,給人以寧靜、平和和鼓舞,被稱為「人類理性在音樂上的代表作」。 帕赫爾貝爾作品的體式和技法,對J.S.巴赫有很大影響。
jy5358 寫: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0S5j2FbXhw
mtv裏面的女生超有氣質,
不知有誰知道她的姓名和資料...
jy5358 寫:想當年國中時,男生特別喜歡唱"燃燒吧!火鳥"
一邊唱一邊做出猥褻的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