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og 寫:其實我們有不少西醫在練氣功的
更有許多同時懂中西醫的
還有醫學中心的西醫一邊查房一邊在發氣
救人的熱忱
與
對中醫的包容
其實超過一般中醫的想像
只是
中醫真的要自立自強
要朝科學化與實證醫學去努力
總不能靠老外去幫中醫做一堆study 吧
否則終將式微
牽上氣功去沒必要,更不用談什麼發氣。那與中醫的技術無太大的關係。
中、西醫都有不少醫師是很德術兼備而相互包容的醫師。
從科研的角度,就必需多了解些科學上的事物及其局限...等,也要了解中西醫間的差別,這樣才會更了解到為何中醫在現今科學的許多研究方法下是難以如西醫般的研究方法,若只照現今科學或西醫學的研究方法,常常無法得到有意義與有效的結果,可以知曉為何用現今科學的框架去框中醫,往往是捉襟見肘,不只不公,意義也不顯,如同今日若用中醫的框架去研究西醫藥,許多研究就會變成無療效的結果。
從醫病的角度,即使中醫沒有科學去為它做背書,並不妨礙它的價值及它產生的療效,患者在意的是療效,不是科學。科學研究的就讓科學家去做,管他外國人或華人做,在臨床上出不了療效的科學研究,也無法指導臨床用藥的研究,對臨床的中醫師而言顯無意義。
中醫需要自立自強的部分主要是在於醫師的醫術及療效提升,有了療效沒有科學背書也無差,患者自然就會去找中醫治療,(現今每種醫學都有優劣,並不是說中醫目前可以萬能,就如西醫般也不是萬能)。
實際有治病經驗的中醫師(基本脈證能力要有)都會查覺到,很難遇到病脈證完全一樣的患者,因此要設計出同樣的實驗模型其實是難之又難,而在動態的治療中,其他影響因子又會加入,因此以目前科學方法進行中醫的研究其意義常無法顯出多大的意義,而在西醫中所判定的一種病種,在患者身上其脈證往往會是不一樣的,單一病種對中醫而言不是單一模型,在中醫脈證近乎同一模型的情況,在病種上有時又往往出現不同病種,因此中醫也才會出現異病竟同治的現象。
有人曾寫道中醫與實證醫學,在這部分其多少有看出了雙方的一些差異與一些研究上的一些問題。
中醫與實證醫學
實醫是以客觀的統計、儀器分析等為主。
(當然還是有少量主觀成份,不然全給電腦診斷開藥就好了)
中醫則以主觀的感受、經驗、直覺為主。
(當然還是有少部分夠客觀且被當今科學承認)
今天病人來看病,關心的當然是我吃了這個藥效果如何,預後如何。
他可能得到這樣的回答:
「根據研究資料,X病服用Y藥在一週內95%能夠觀察到症狀改善。」
或者:
「服此方以後應該會發熱出汗,此時應避風,可多蓋被子、喝熱水助汗,
汗後症狀應該會大有改善。如果症狀還不輕,隔日半量再一劑。」
統計資料在科學上確實可靠,
但用群體統計估算個體的機率,須建立在所有樣本相同的前提下,
(例如工廠生產出的某產品)。
而全世界每個人都有獨一無二的基因、體質、生活環境、作息方式,病程也有所差異,
95%是站在醫院的角度,說明醫生開Y藥給100個X病人,大約有95個不會出糾紛。
如果這個藥的統計找2000人實驗,可以想像,
由於個體差異,有些人一定預後極好,可能99%會好,
有些人一定預後極差,可能是1%,
而用在臨床,對於這「一個」病人而言,他是哪一個?
這就好像「你住哪?」「我住地球上。」一樣,
回答客觀正確,參考價值著實有error。
而另一種回答則是站在病人的角度,能夠正確評估病程,提供完整的預後參考,
神一點的就像算命。但前提是這個醫生實力夠強,而且他沒騙人。
說白一點就像射籃,是一種技藝,實力強的就百發百中,實力弱的就極靠運氣。
醫者本身實力多少,對病的把握程度如何,
自己心知肚明,旁人卻很難探出。
哪一個比較可靠呢?
前者病人可能要考慮 1.他會不會騙我 2.我運氣好不好(不在那失敗的機率內)
後者病人可能要考慮 1.他會不會騙我 2.他的實力夠不夠強
說到客觀與被騙的問題,各行各業都充斥騙子,要怎麼樣才不容易被騙?
這很難解,但「知識就是力量」,
我對手機瞭解多,就不會被維修商騙。
不過末才覺得說「智慧就是力量」更合適,
除了要懂機車加油的原理,對加油站機器的運作、
加油站的人文情況、加油員的個性等瞭解越多,
就越能判斷是非,遠離不幸。
如果從國小到高中的課本,都是西方知識,中醫卻是零,
如果民眾對中醫認識極度有限,多被中醫騙,完全是中醫理論的問題嗎?
而第二個決定被不被騙的因素,恐怕就是緣分(科學一點的說法是運氣)。
中醫的特點之一在於複雜聯繫,
因為他把體質、環境等等全部考慮進去,
我們沒客觀的風寒表實證評判標準,也沒有標準的麻黃湯,
我們沒辦法讓同一個人生同一個病多次,以便重複統計,
這是為什麼中醫目前難以科學化。
不過要判斷一個醫生水平如何,其實沒那麼難,
把所有病案(如果沒有藏拙)拿出來看就知道了,
只是中醫那麼多,實踐資料那麼厚,有誰願意花這個時間?
一個醫生治過10000個病人有9900個好,任何理智的人都相信他有良好的醫術吧?
就算可能是心理因素又如何?總之我生病給他看會好就是了。
我把他的「心理療法」完整繼承下來,我以後10000個能看好個9000個也不錯,不是嗎?
只是就有人會說「用300種方治療了200種病,每種療法都是個案,不具意義!」
如果說醫學關乎性命,不得不是科學。
語言也攸關生存,但語言卻極度不科學。
(而且英文科學得多呢,科學人還是落英文吧。 因為中文太不科學了!)
我今天講「好冷」,旁人就知道要關窗戶。
今天寫398條條文,讀者自行可以融貫出百千倍的文字,
如果要求句句清楚,恐怕一輩子刻不完。
我們無法定義科學、宗教、人、紅色、傷寒表實證,
可是對於有適當背景的人,溝通不成問題,
只是總要多一分留意,弄清楚我和對方心中想的科學,
是不是同一個意涵,以免造成誤會。
讀古書囿於時空因素,
當我們就字面上批評、刪改古籍與古人的時候,
我們是否領會了所有作者未明寫的部分、實際意涵及其精神呢?
這是為什麼古人多不改古書,只注古書。
而相對於統計,中醫多靠直覺和經驗去整理、歸納、總結、修改心中的理論,
所以一個名醫往往要臨床二十、三十年。
統計誠然客觀清楚,直覺歸納主觀在學習上卻較為卻快速、廣博。
如要用科學徹底研究一個藥的作用,
以基因型為例,極度便宜低估人有3萬組好了,
每組3種表現型,搭配起來就有3^30000種變化,
大概多達14xxx位數的天文數字。
而世界上有那麼多種病、那麼多種藥,還有複方的存在,
我們何年何月才研究的盡?
但在這種以歸納直覺為主,領悟出來的理論,
卻很快可以進入實用階段。
一個經驗豐富的老中醫,可以應付多數的問題;
而一名西醫往往只專精極少數的幾種病。
在應用上也是,走路學會了,就是一種直覺,
我們根本不必分析地上斜角多少、障礙物多少,
不耗腦力卻勝任自如。
開車開久了,就從邏輯、機械化的動作,
變成極度靈活、直覺的動作。
甚至一些數學高手,
他們思考問題,往往靈光一閃,十步、二十步的證明過程接連寫出。
愛因斯坦的思維也有類似的特點。其實東西方的思維精神,
方向是不同,但站到很高的層次去看,是相通的。
科學的語言是整理過的,讓大多數人看的,客觀的語言;
而從中醫、中國人的語言,
我們則能提煉出作者當時的價值觀、真實的思維過程,並且悟出言外的道理。
而且中醫是跨領域的學問,古代的賢人可以兼通詩書禮樂琴棋畫易算數術,
由於道理是相通的,學醫三十年的基礎,可把學莊子的時間從二十年縮為五年,
再學孔、孟、老,可能加起來不用一年,呈可觀的成長。
所以中醫是一邊學習,一邊實踐,一邊檢驗,
同時智慧提高了,其他領域的能力也提升。
隨便舉幾個例子,
《靈樞‧師傳》「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
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
把它當成向上司進諫技巧呢?
《素問‧靈蘭祕典論》「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則下安,以此養生則壽,
殁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
這是說心對於五臟六腑的重要性,但是也可以推廣到,
神志對整體身心平衡的重要性,
或者領導人對整個團體的重要性。
《素問‧奇病論》「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這是講脾癉的成因和多食肥甘的後果,
但可以想像成,耽溺逸樂很容易沈迷且造成消極不健康的身心狀態。
我學醫,能夠用在人際、文學、政治、語言、養生,不是很划算嗎?
內經、傷寒不過幾百頁,己蘊涵了主要的中醫思想;
而原文書不知道要讀多少本,才能瞭解該領域的一小部分?
對古人而言,大家都懂的東西,沒必要寫一堆廢話去講明白,
在文字上下功夫,濃縮密度,
讓讀者去舉一反三,聞一知十,看一句話,就能悟出一本書,
就是這樣的跳躍思維方式。
我們同時可發現,中國人可說是全世界記憶力最好的民族了,
能夠流背如流無數古籍,並且記得住多重領域的實踐經驗。
這大概可以歸功於漢字的特點、模糊思維,以及複雜聯繫的思想。
沒錯,中文無時態、沒斷字斷句、容易產生歧義,
但是骨質疏鬆症肯定比osteoporosis容易理解和記誦,
otorhinolaryngology和耳鼻喉科哪個簡單明瞭?
合谷、足三里、迎香既形象化又幫助記憶,
馬上可想到二山合谷、膝下三里、主治鼻病,
難道有人偏好LI4、ST36、LI20?(可能因為筆畫少吧)
論語(如果連標點都拿掉)翻成英文大概佔五倍的篇幅。
英文很科學,可是每進入一個新領域,就有無數多個新的單字,
而對中國人來說,大多不用背。
而對於中醫的承認和普及問題,
有時問題沒那麼複雜,
只要全台灣能夠讓一個悟性高、品德好、有智慧、學習有熱誠的好學生,
吸收各家名中醫的臨床經驗與思惟,
產生一個治病療效達到99%的神醫,
再由他指導學生、弟子、病患,普及中醫知識,
自然全民都能獲得健康。
中醫是一種主觀的醫學沒錯,
所以,如果不能相信別人的診斷,就自己診斷吧。
科學能不能吸納中醫,有時末才覺得,
產生新醫學固然可喜,只是不知道還需要幾千萬年;
而即使不能,也不妨礙中醫的現世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