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pa
http://www.doh.gov.tw/CHT2006/DM/DM2_p0 ... c_no=77741
http://www.doh.gov.tw/ufile/doc/%e7%82% ... %b2%bb.pdf
為何不同意收取指定醫師費
衛生署99.11.2
近日,台灣醫院協會建議本署不應將「指定醫師費」列為不得另收費用之項目乙節,本署說明如下:
一、醫療院所收取指定醫師費,對院所而言,雖其為全民健保給付費用以外的收入,但對民眾而言,接受全民健保醫療服務,除掛號費及部分負擔外,還需額外付指定醫師費等,易影響醫病間的信任,且不利於未來全民健保財務調整與年度總額預算之協商。
二、若同意院所收取指定醫師費,對於經濟相對弱勢民眾之就醫可近性,將造成影響,並可能擴大醫療服務之城鄉差異,使部分醫療院所因病患多數經濟能力有限,無法收取指定醫師費,而造成院所間的收入差距更加擴大。一旦這種現象普遍化,為確保醫療服務之公平性,未來總額勢必須重新考量資源配置,增加對於偏遠地區之投入、減少都會或一般地區之支付,讓健保在資源分配方面又增加許多複雜變數與壓力。
三、全民健保之費用占整體醫療保健支出達六成以上,健保費率的調整與年度總額的協商,影響醫療院所收入甚多。過去,即使在健保財務危機下,本署為顧及民眾就醫需求、醫療體系的運作及醫療品質,皆在財務短絀的壓力下,擬訂年度總額範圍並考量合理之成長率,收入不足之處,則向銀行借貸支付,以維持整體醫療服務體系的正常運作,及健保財務平衡;又,在前兩年整體經濟成長大幅衰退情形下,仍盡力維持健保總額一定之成長率(如下附表),以因應在人口快速老化、醫藥科技發展下,滿足民眾的醫療需求。若醫界持續收取指定醫師費,除將增加民眾就醫負擔,亦會影響多數民眾公平就醫權益,使該項額外收入,反而增添日後全民健保年度總額協商的複雜性,及付費者代表的質疑;又,未來健保費調整,更難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這對全民健保制度及醫界皆是不利的。
四、醫師有選擇執業的自由,民眾也有選擇醫療提供者的自由。因此醫界可以選擇不參加健保,只收自費病人,民眾為指定名醫,也可選擇自費就醫。然衛生署當盡力、努力,在大家的支持下,讓大多數民眾得以接受全民健保的照護。
五、以(全民)國民教育為例,家長是否可向國中、小學指定名師,給予額外指定教師費?國中小教師是否可以在校內收取額外個別教學費?如果教師不滿意公立國中、小學待遇,可以到私校或補習班當名師,家長對公立國中小學的教學不滿意,可以將子女送到私立中、小學就學,每學期需數十萬學費,然而教育當局仍要努力維持國中、小的水準,讓多數家長子女可接受政府提供的國民教育。
===========================================================
真是夠了
1.醫師可以明白表示我的"合理健保服務量" 以及 "自費服務量"嗎
===>自即日起所有公立醫院包含軍醫院, 配合政府政策, 完全以健保服務為主( 公務人員貪瀆不能收自費???)
===>私人院所當然可以讓病人自由選擇要不要收醫師指定費,你讓民眾自由選擇阿
家長對公立國中小學的教學不滿意,可以將子女送到私立中、小學就學,每學期需數十萬學費,也沒看到政府說私校不准收,為何醫院經營收費卻被限制?就讓市場作導向阿?病人會去公立醫院找醫師服務ㄚ,市場會決定一切
2、醫師有選擇執業的自由,民眾也有選擇醫療提供者的自由。因此醫界可以選擇不參加健保,只收自費病人,民眾為指定名醫,也可選擇自費就醫。然衛生署當盡力、努力,在大家的支持下,讓大多數民眾得以接受全民健保的照護。
===>所以只要病人甘心給, 其實你衛生署有何好干涉的, 要干涉只有干涉那種被誘騙的
===>台北醫師那摸多, 病人你是笨蛋嗎, 非得要去仁愛路XX醫院開, 你沒打聽過嗎,同意書你可以不簽阿
===>衛生署也沒規定醫師不準健保兼看自費, 不然許多自費項目手術檢查不事都不行了嘛???
今天是4月1號愚人節嗎?
一、醫療院所收取指定醫師費---,易影響醫病間的信任,且不利於未來全民健保財務調整與年度總額預算之協商。
如果我解讀沒有錯誤的話,真正破壞醫病關係與信賴是來自於目前僵化的健保制度.以鼓勵病人檢舉醫師的制度還有多少信賴關係?
告訴病人醫師看病藥師懂藥,如果真正如此不懂藥的醫師要如何開處方?
看看今年疫苗施打率就知道不信任感是針對何方.
二、若--相對弱勢民眾之就醫可近性,---並可能擴大醫療服務之城鄉差異,---而造成院所間的收入差距更加擴大。一旦這種現象普遍化,為確保醫療服務之公平性,未來總額勢必須重新考量資源配置,增加對於偏遠地區之投入、減少都會或一般地區之支付,讓健保在資源分配方面又增加許多複雜變數與壓力。
什麼時候金門與澎湖看病與台灣本島資源相同? 什麼時候台東花蓮宜蘭看病與台灣各大西部城市資源相同?
那些本島西部地區醫師收太多指定醫師費嗎?
地區醫院每況愈下,診所經營越來越困難,醫學中心不斷擴充,是因為醫學中心不斷收指定費嗎?
答案是明顯的因為政府沒有對偏遠地區投與相同醫療資源,因為健保給付制度對醫學中心有利,沒有執行原始設計的依比例部分負擔與轉診制度.
三、全民健保之費用占整體醫療保健支出達六成以上--持續收取指定醫師費,除將增加民眾就醫負擔,亦會影響多數民眾公平就醫權益,---又,未來健保費調整,更難獲得民眾的認同與支持。這對全民健保制度及醫界皆是不利的。
指定醫師是病人特權,發動特權來自病人,醫師被動配合,如果病人不指定何來增加民眾就醫負擔,指定醫師是由特定人施行醫療勞務與民眾公平就醫權益是不相干,什麼時候我們限制 民眾公平就醫權益?
四、醫師有選擇執業的自由,民眾也有選擇醫療提供者的自由。因此醫界可以選擇不參加健保,只收自費病人,民眾為指定名醫,也可選擇自費就醫。然衛生署當盡力、努力,在大家的支持下,讓大多數民眾得以接受全民健保的照護。
原來不是不能指定醫師而是自費就診才能指定醫師?
五、以(全民)國民教育為例,家長是否可向國中、小學指定名師,給予額外指定教師費?國中小教師是否可以在校內收取額外個別教學費?如果教師不滿意公立國中、小學待遇,可以到私校或補習班當名師,家長對公立國中小學的教學不滿意,可以將子女送到私立中、小學就學,每學期需數十萬學費,然而教育當局仍要努力維持國中、小的水準,讓多數家長子女可接受政府提供的國民教育。
什麼時候教育與醫療可以類此?
教育是立足點平等,牽涉到未來發展與社經地位.教育費高低不代表教育品質較差,因此人民爭取的是公立非私立教育.什麼時候醫療也牽涉到立足點平等?而社經地位高者往往享受到較多較好資源,請問健保提供是較基本需求還是奢華需求?
今天是愚人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