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流行過蘭花,那時候聽說有數百萬一盆的名種,這幾年看經濟史的書,才知道三百多年前荷蘭也有過鬱金香熱(Tulipomania),當時瘋狂程度不亞於台灣的蘭花
=
http://www.readingtimes.com.tw/Readingt ... (SellItems)&id=IN0005&p=excerpt&exid=34887
...西元 1637 年初春,一個名叫寇斯特(Francois Koster)的荷蘭商人出了
6650 荷蘭盾的高價買了幾十顆鬱金香球莖。
當時一個家庭每年花費約為 300 荷蘭盾(Desktop: 假設台灣家庭年花費70萬台幣,買50顆球莖,算起來每顆球莖花了300萬台幣, 算法: 70萬台幣*6650/300*1/50=300萬台幣,但這不是花朵,300萬只是買花的種子而已),這算得上是筆大買賣。更令人驚訝的是,寇斯特當時並無意自行種植這些球莖。他打算出售這些球莖,滿心期望能大賺一筆。
即使在當時,也有許多人認為像寇斯特這種出高價搶購鬱金香球莖的數千名荷蘭人真是瘋了。但這些鬱金香商人確有充分的理由認為他們出的價錢十分合理。價格最為昂貴的球莖數量十分稀少,而長出的花也異常美麗,十分搶手。當時鬱金香的價錢已連續兩年快速飆升,有什麼理由不會繼續上揚?
這些商人都錯了。在 1633 年到 1637 年間橫掃荷蘭的鬱金香熱,是歷史上最奇特、最值得回憶的時期之一,而寇斯特這筆交易,就是在這股熱潮達到頂點時完成的。這筆交易已是強弩之末。寇斯特買下球莖後不到一週,鬱金香價格突然下挫,毫無預警。幾天之內,花價暴跌到原先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到了 1637 年 2 月底,一些曾在帳面上名列荷蘭首富的人都已散盡資財,投資大筆金錢在鬱金香交易上的人也面臨破產與身敗名裂的窘境。已為手上球莖付出 820 荷蘭盾頭期款的寇斯特也無力支付剩餘的 5830 荷蘭盾,賣花給他的商人一氣之下,透過法院展開無情追討。
鬱金香熱的故事與我們一般所知的 17 世紀歷史完全牴觸,所以需要好好解釋一番。何以在那樣一個充斥戰爭與貧窮的時代,人們還會為這樣一個再膚淺也不過的事物搞得心煩意亂?當時社會人將成功視為美德的同義詞,公開信奉喀爾文教義中最嚴苛的教條,連教堂風琴或在婚宴上跳舞都被禁止。但是,為什麼這樣的社會卻能容忍這種多半由流連酒館的醉漢所經營之行業,以及這種買賣背後的貪婪與奢侈?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這些人選擇鬱金香球莖進行買賣,而非其他的傳統商品?
即使在當時,人們也感覺發生了大事。從鬱金香熱的巔峰到價格崩盤,荷蘭人自己就出版了無數的小冊子來解釋或諷刺鬱金香買賣。不住在這個國家(當時稱為尼德蘭聯省共和國)的人更是以懷疑的態度看待此事,因為以荷蘭人這樣一個在歐洲以性情冷峻、乏味、道德觀極重著稱,而又在金錢方面異常詭詐的民族,竟然會對鬱金香產生這樣令人難以理解的狂熱。
經歷過這股鬱金香熱的人都無法解釋這股熱潮何以發生,而今人也沒高明多少。在事件發生三百六十多年後的今天,還是沒有人能夠根據文獻來為這段歷史做出適當評價。最早出現的這類作品完成於 1934 年,而且只有荷蘭文版本。之後只有少數作者曾提過鬱金香熱,不過都只是一語帶過,而且大部分是抄自一些並不很可靠的早期作品。因為鬱金香熱本身是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主題,只要有過接觸,就永難忘懷,所以許多人以為它的來龍去脈一定已經弄清楚了。
多年來,數以千計的讀者透過 19 世紀蘇格蘭作家馬凱(Charles Mackay)的作品知悉荷蘭的鬱金香熱。他在 1841 年出版的《大騙局與群眾的瘋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一書仍有發行,以典雅的英文記述了鬱金香熱潮。儘管該書厚達 725 頁,16 個章節的主題從十字軍東征史寫到「政治與宗教對髮型與鬍鬚的影響」,而馬凱此人之所以為人所憶,就是拜書中與鬱金香有關的短短八頁之賜。馬凱的意見一直很有影響力,可惜他陳述的許多事實有誤導之嫌或根本就是子虛烏有。記述鬱金香熱的作品中少有不被他的錯誤所影響者,而也多虧了馬凱,這段歷史總是被人以困惑且難以置信的態度重述。這個國家陷入瘋狂,花商無可理喻,整個事件無法依常理解釋。
經濟學家與城裡的貿易商對鬱金香熱也是一知半解。正如某位教授寫道:「初出茅蘆的經濟學家群聚在營火旁,聽著前輩轉述當年鬱金香在荷蘭被人炒作的情況,心中因而對投機市場有所懷疑。球莖的價格竟然能如此飆漲,而後暴跌,似乎正是不穩定性與非理性在資產市場中應驗的最佳例證。」不過資本家和經濟學家在分析這股熱潮時,其所根據的懷疑基礎和歷史學家是一樣的。(據說部分較注重素養的華爾街投資銀行,到現在都還讓新進人員閱讀馬凱的書,而新人在獲准參與交易之前,都必須充分吸收該書針對這場金融大災難背後原因的分析。)對他們而言,鬱金香熱是史上第一個大型的群眾狂熱,是貪婪時代)這類超大型金融危機的先驅。從紙鈔、股票問世到 1989 年美國股市大崩盤之間所出現的一連串經濟繁榮與衰退,鬱金香熱算是第一個例子。每當股票或債券價格超過了實際價值(例如網路公司股票),財經媒體便會拿來和鬱金香熱比較一番。正因經濟學家並非依據解讀與印象,而是仰賴事實與數據(不過這在鬱金香熱文獻中難以獲得),或許他們比歷史學家更不容易從適當的脈絡看待這事件。直至今日,學界對這個事件的看法仍有根本上的歧異,有人認為鬱金香熱是泡沫化(指某種物品並無實際價值但價格卻大幅上揚)的經典實例,有人則相信當時的確出現鬱金香球莖供不應求的現象,價格飆漲有其理由。
從許多角度來看,當時染上鬱金香熱的人態度十分現代,不過在其他方面,他們過著一種和我們、和現代荷蘭人截然不同的生活。提到荷蘭人的特點,一般會聯想到寬容、頑固、嗜飲啤酒、某種程度的文化多元等等,這些特點在 17 世紀的荷蘭人身上已經可以看到。我們也該記得,鬱金香交易熱潮正值荷蘭黃金時代(Dutch Golden Age)的巔峰點。在這段並不很長的時期當中,荷蘭不止在世界貿易居領導地位(阿姆斯特丹在 17 世紀的地位相當於 19 世紀的倫敦),文化資產的豐富也相當驚人。畫家林布蘭(Rembrandt,參考林布蘭──陰影中的亮光)和佛米爾(Vermeer)都躬逢鬱金香熱,許多偉大的荷蘭藝術家也畫過鬱金香。
當時的鬱金香十分美麗,相形之下,我們現在所能看到的品種遜色不少。當時最昂貴鬱金香的花瓣上有著生動而繁複的花樣,顏色更是空前絕後,令人無法抗拒。
本書詳述鬱金香熱的真實故事,記錄這種花卉是如何離開東方原產地,輾轉數千里來到荷蘭,然後又是如何在當地落腳,還有鬱金香熱的起因、發生地及過程。本書試圖還這段歷史原貌,並瞭解其背後的金融條件。
這也是兩股鬱金香熱的故事。前有鄂圖曼帝國土耳其人的鬱金香熱潮,後有荷蘭鬱金香熱與之呼應。當時在土耳其,鬱金香並非炒作對象,而是神聖的花朵。它長於深宮最神聖的幽秘花園,並受到眾多威勢赫赫、統治半個歐洲的蘇丹所欣賞。這些蘇丹可以在談笑間下令處決百人,轉瞬又命人從敘利亞買來一萬顆鬱金香球莖。鬱金香在荷蘭是一種金融狂熱的標的,而土耳其人的熱情則有文化與藝術的成份,其間的對比不但令人著迷,也極具教育意義。
在當時的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裡,是不是從巨富到貧民,每一個都陷入了這股熱潮?真的有人付了相當於一百萬英鎊的價錢來買一顆鬱金香球莖嗎?當花價暴跌時,全球最富有且成長最快的荷蘭經濟是否真的受到重挫,進入衰退期?難道真的有土耳其蘇丹因過於迷戀鬱金香而丟掉王位嗎?
答案都是否定的。但這並不會降低人們對鬱金香熱的興趣。這個事件的確發生過,的確有人大發利市,但更多的人就此身敗名裂;像荷蘭鬱金香這類能讓編織工人變得比香料商還有錢,讓可憐的孤兒富有得一輩子都不用再工作的事情,用不著加油添醋就能令人著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