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 陳孝平 2013年07月06日 05:40
在國人擔憂「醫療崩壞」,且指向健保制度應為此負最大責任之際,健保局日前邀集日本、韓國的官員與專家學者在台北舉辦「臺、日、韓健保國際研討會」。
綜觀健保的問題厥有數端。首先自然是人口老化的問題。高齡人口的人均醫療費用原本就遠高於其他人,而且由於平均餘命延伸,高度使用醫療資源的年限又大為延長,人口老化對於醫療費用的壓力不言可喻。
其次,醫療科技的快速進步固然可喜,但由科技進步所帶來醫療的需求,不但多屬高單價服務,而且將以幾何級數的速度加劇財務負擔,這與人口老化終將趨近和緩的高原期又有不同,是健保財務未來不可承受的負擔。
第三,隨著醫學的進步與全民健保的提供,加深「社會醫療化」的問題,也就是傳統社會中自然發生的生老病死、喜樂哀傷,現在都被當做是必須加以醫療介入的疾病問題,此對於醫療體系、健保財務的衝擊既深且重。
第四是民眾不再可隨意「使由之」,因此各項改革的難度均隨之升高,改革必須有更堅實的說理與更細膩的溝通。
針對這些問題,會議上呈現大抵相當一致的對策:
首先,健保財源必須多元化。俾斯麥式的社會保險原本是建立在就業體系之上的制度,因此保費僅著眼於薪資。但隨著經濟的現代化,薪資占國民生產的比例越來越低,無法確保健保的永續經營。二代健保最核心的改革,就是把費基擴及於薪資之外的所得。日本的部分健保方案原本就採財產做為保費估算的基礎;韓國也將修法針對薪資之外的利息、租金、繼承、轉讓、贈與等課徵健保費。
盱衡人口老化急速加劇,與會專家學者不但對薪資之外的費基有高度共識,且認為未來的費基必須持續擴大,從薪資到所得,未來再及於某些特定商品項目的交易稅。預計這樣擴大費基的趨勢不管其他改革項目的成效如何,均為未來數十年不可避免的趨勢,一直到四、五十年後人口重新年輕化為止。
其次,所謂的「健保」必須擺脫「疾病保險」的窠臼,而積極整合前端的預防醫學與健康促進,以確保高齡化的結果,是「疾病壓縮」(即「活得老又活得好」),而非「疾病擴張」(即活得老卻活得糟)。國內現在已經有人開始研議「三代健保」,且衛生福利部即將開始運作,應是整合「健康促進∣預防醫學∣疾病治療∣後急性照護∣長期照護」,成為終生衛生鏈的最佳時機。
第三、與前一點相呼應的是,因應老人社會疾病多樣化的醫療需求,醫療體系必須進行結構的調整,務求在前述「終生健康鏈」的各個環節均有相應的機構可以提供適切且具成本效益的健康介入服務。目前所謂醫療浪費,一個重要的來源就是醫療體系的僵化,將過多的資源投入於「無效醫療」,例如仍以積極、高價的住院服務處理臨終病人。健保必須在健全的醫療體系之上才能可長可久,沒有醫療體系相適應的改革,健保改革必然徒勞無功。
第四、資訊科技必須成為醫療照護的一部分。例如:以大型的資料庫分析疾病型態、個人病史,做為醫療介入與個人疾病管理的基礎;建立共同分享的資料庫,使個別醫療機構不必重複進行檢驗、造影等工作,以節省醫療資源,並提升醫療效能。
人口急速的老化,迫使制度必須加速改革,同時也迫使醫療體系與一般民眾都必須正視原來不願面對的真相。臺、日、韓面對類似的問題,彼此的參照與學習應具有重要的啟迪價值。(作者為臺灣社會福利學會理事長)
觀念平台-醫療的崩壞與救贖
版主: 版主021
- newshine
- 榮譽院長級
- 文章: 36303
- 註冊時間: 週五 5月 14, 2010 10:52 am
觀念平台-醫療的崩壞與救贖
觀念平台-醫療的崩壞與救贖
- 旺大
- V2
- 文章: 2949
- 註冊時間: 週四 2月 09, 2012 12:38 am
Re: 觀念平台-醫療的崩壞與救贖
將過多的資源投入於「無效醫療」,例如仍以積極、高價的住院服務處理臨終病人。
例如以天價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治療末期肺轉移的腎臟癌患者,文獻統計也只有延長三到六個月的壽命
健保有必要花這個錢作功德嗎?
例如以天價藥物血管新生抑制劑來治療末期肺轉移的腎臟癌患者,文獻統計也只有延長三到六個月的壽命
健保有必要花這個錢作功德嗎?
夯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