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日子近了(許啟智)
發表於 : 週一 12月 12, 2011 11:51 am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 ... D/20111212
2011年 12月12日 歐債危機加上中國經濟持續緊縮,台灣11月份的進出口金額出現了兩年來首度衰退,景氣走緩趨勢明顯,投資更趨保守,面對國際情勢日趨惡化,政府與民間企業若無法徹底提升競爭效能,未來的執政者如果持續以口水治國,台灣百姓的苦日子恐沒完沒了!
在全球不景氣聲中,台灣依賴的大陸出口11月也出現了微幅的下降,11月對大陸出口仍達9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月下降2.5%,佔出口值的38.9%,顯然中國大陸緊縮已對台灣出口帶來衝擊,同時隨著進口資本設備大減32.4%,企業投資動能趨緩,和近日來市場一直傳出裁員、無薪假相對照,景氣趨緩態勢明顯,未來一年對台灣進出口業者將是苦戰,「內溫」能否持續讓人存疑,但外冷態勢已形成。
政府不長進難翻身
台灣曾歷經多次景氣循環,但這一次循環特別讓人憂心,其一就是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明顯不足,其中台灣最強項的電子資訊業與韓國相較明顯落居下風,在半導體產業上,11月韓國半導業出口4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0.9個百分點,但全球市佔率較去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至於輸往中國市場的電子資訊產品高達6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6%,換言之,同樣是受中國市場緊縮衝擊,韓進我退態勢形成,韓國貨比台灣貨更受歡迎已是事實。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商品的良窳才是競爭的關鍵,馬政府認為,兩岸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會讓台灣取得經貿優勢的說法經不起考驗,就算目前韓國尚未與中國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在關稅優勢略遜台灣,但決定輸贏的關鍵其實是產品、不是關稅!
與毫無企圖心的台灣外交及商務官員休兵相較,韓國經多年努力,與歐洲與美國分別都簽定了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歐美景氣不佳,韓國與台灣一樣歐美貿易金額大幅下滑,一旦景氣回升,台灣資訊產品面臨產品不如人,關稅比別人高,競爭存活空間為何?
台灣股市今年來跌幅在世界名列前茅,更甚歐債風暴中德、法等國,主要原因是外資看穿台灣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已被韓國擊倒,面板雙虎也不是三星對手,至於太陽能、發光二極體(LED)更在中國瘋狂擴廠產能過剩後,眾多廠商陷入風雨飄搖困境。
而台灣長期來國際法律人才培養不足,繼友達、奇美電在美國被告違反公平交易需支付鉅額賠償後,甚至連韓國公平會也拿台廠來祭旗,他們就是看衰你政府毫無作為,不會提供任何資源,坐視這些擁有上萬員工的企業受到不斷羞辱,有這樣不沾鍋的廉能政府,台灣企業在國際上備受打壓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所有商業、產業、國家都要有假想敵,才能保持警戒、奮鬥不懈,認為大陸會包養產能的面板廠如今自陷困境,看看吃過不少中國悶虧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雲淡風輕的說:「對大陸松江廠產能利用率高低我一點都不關心」,和中國往來,豈是簡單的訂個兩岸協議就保安康。
台灣過去數年政府執政鬆懈、廠商依賴代工不求長進,如果不再積極奮起,這一波的不景氣,會徹底摧毀台灣長期累積的科技產業根基,強調溫良、潔身自好的無能政府,若不振作奮發,力圖作為,最終會讓苦日子綿綿無絕期,人民陷入長期生活困頓的深淵。
作者為資深財經觀察家
經濟人語
2011年 12月12日 歐債危機加上中國經濟持續緊縮,台灣11月份的進出口金額出現了兩年來首度衰退,景氣走緩趨勢明顯,投資更趨保守,面對國際情勢日趨惡化,政府與民間企業若無法徹底提升競爭效能,未來的執政者如果持續以口水治國,台灣百姓的苦日子恐沒完沒了!
在全球不景氣聲中,台灣依賴的大陸出口11月也出現了微幅的下降,11月對大陸出口仍達95.9億美元,比去年同月下降2.5%,佔出口值的38.9%,顯然中國大陸緊縮已對台灣出口帶來衝擊,同時隨著進口資本設備大減32.4%,企業投資動能趨緩,和近日來市場一直傳出裁員、無薪假相對照,景氣趨緩態勢明顯,未來一年對台灣進出口業者將是苦戰,「內溫」能否持續讓人存疑,但外冷態勢已形成。
政府不長進難翻身
台灣曾歷經多次景氣循環,但這一次循環特別讓人憂心,其一就是台灣的產業競爭力明顯不足,其中台灣最強項的電子資訊業與韓國相較明顯落居下風,在半導體產業上,11月韓國半導業出口40.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0.9個百分點,但全球市佔率較去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至於輸往中國市場的電子資訊產品高達62.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6%,換言之,同樣是受中國市場緊縮衝擊,韓進我退態勢形成,韓國貨比台灣貨更受歡迎已是事實。
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在全球化的競爭中,商品的良窳才是競爭的關鍵,馬政府認為,兩岸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會讓台灣取得經貿優勢的說法經不起考驗,就算目前韓國尚未與中國簽自由貿易協定(FTA),在關稅優勢略遜台灣,但決定輸贏的關鍵其實是產品、不是關稅!
與毫無企圖心的台灣外交及商務官員休兵相較,韓國經多年努力,與歐洲與美國分別都簽定了自由貿易協定,目前歐美景氣不佳,韓國與台灣一樣歐美貿易金額大幅下滑,一旦景氣回升,台灣資訊產品面臨產品不如人,關稅比別人高,競爭存活空間為何?
台灣股市今年來跌幅在世界名列前茅,更甚歐債風暴中德、法等國,主要原因是外資看穿台灣包括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已被韓國擊倒,面板雙虎也不是三星對手,至於太陽能、發光二極體(LED)更在中國瘋狂擴廠產能過剩後,眾多廠商陷入風雨飄搖困境。
而台灣長期來國際法律人才培養不足,繼友達、奇美電在美國被告違反公平交易需支付鉅額賠償後,甚至連韓國公平會也拿台廠來祭旗,他們就是看衰你政府毫無作為,不會提供任何資源,坐視這些擁有上萬員工的企業受到不斷羞辱,有這樣不沾鍋的廉能政府,台灣企業在國際上備受打壓一點也不讓人意外。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所有商業、產業、國家都要有假想敵,才能保持警戒、奮鬥不懈,認為大陸會包養產能的面板廠如今自陷困境,看看吃過不少中國悶虧的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雲淡風輕的說:「對大陸松江廠產能利用率高低我一點都不關心」,和中國往來,豈是簡單的訂個兩岸協議就保安康。
台灣過去數年政府執政鬆懈、廠商依賴代工不求長進,如果不再積極奮起,這一波的不景氣,會徹底摧毀台灣長期累積的科技產業根基,強調溫良、潔身自好的無能政府,若不振作奮發,力圖作為,最終會讓苦日子綿綿無絕期,人民陷入長期生活困頓的深淵。
作者為資深財經觀察家
經濟人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