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氣象主播認證爭議談證照制度的本質
發表於 : 週一 2月 15, 2010 8:38 pm
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
教授 駱明慶
(原文發表於2002年1月)
針對今年(2002年)颱風期間氣象預報的「混亂」現象,某立委質詢交通部,要求氣象局拿出辦法來管一管。氣象局長答覆說,氣象局已研議修改氣象法,規定未來必須經過專業認證者才能播報氣象,而且僅能根據氣象局提供的天氣資料,播報例行的天氣概況預測,至於颱風警報、豪大雨等劇烈天氣預報,氣象主播也只能播報氣象局發佈的警報,不得提出不同的看法。
民間競爭才能懲罰不準的官方氣象預測
氣象預報的本質是預測,預測當然會有事後發現不準確的情形發生,而確保預測者在事前盡其所能蒐集、研判資料的最有效方法是競爭者的存在,使得預測的優劣有相對的獎勵與懲罰。對電視台而言,獎懲的機制來自於收視率競爭的商業利益。對氣象局而言,最有效的獎懲是來自民間的競爭。
對於氣象資訊的消費者而言,競爭雖在短期會有各主播與氣象局之間眾說紛紜的困擾,但長期來說,品質好、錯誤少的品牌會逐漸出現,風評較好的主播也會努力做好預報以應付其他競爭者的挑戰,如此一來,獲益的當然是收看氣象預報的消費者。
反之,一旦氣象局收回壟斷資訊的權力,氣象主播將失去努力分析氣象資料的誘因,而消費者面對錯誤率高的氣象預報也莫可奈何。氣象主播認證制度固然減少了消費者花腦筋篩選氣象資訊的麻煩,但是定於一尊的氣象預報,真的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嗎?
壟斷性證照制度的特色
氣象主播的認證爭議,具體地表現了證照制度的幾個特性。首先,證照制度都宣稱是要建立某種秩序讓人們遵循,以免發生錯誤;但結果卻是使人們不需使用並鍛鍊自己的判斷力。
其次,某些「專業人士」有權決定誰有資格取得證照以進入該行業,而這些「專業人士」剛好都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從這個角度來看,「專業人士」的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工會,企圖透過對入行人數的限制,提高該行業的市場價格。
最後,證照制度常同時限制未取得證照者的職業選擇權,而不只是一個能力考核。換句話說,為什麼不能讓未經認證的氣象主播,仍然可以從事氣象主播的工作,他能否生存就交由消費者決定,這些主播如果頻頻出錯,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醫師證照制度惡化城鄉醫療資源差距
與氣象主播認證制度類似的證照制度在生活中其實比比皆是,教師、律師、會計師和醫師等行業都有類似的制度。這些證照都限制了入行人數,因此也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這樣的限制真的帶來好處嗎?
舉例來說,醫師分布的城鄉差距大,證照制度也是原因之一。醫師的證照制度使得醫師資格代價太大,他們到偏遠地區服務的所得將「得不償失」,因而不願下鄉。難道所有醫療行為真的都需要這麼漫長的學習才能學會嗎?
如果認證照樣做,但也同時讓沒有執照者營業,應該會有人願意接受較短的訓練,並接受較低的薪資而為偏遠地區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想想看,為了保證醫療品質反而讓偏遠地區居民得不到醫療,這樣的證照制度真的好嗎?
教授 駱明慶
(原文發表於2002年1月)
針對今年(2002年)颱風期間氣象預報的「混亂」現象,某立委質詢交通部,要求氣象局拿出辦法來管一管。氣象局長答覆說,氣象局已研議修改氣象法,規定未來必須經過專業認證者才能播報氣象,而且僅能根據氣象局提供的天氣資料,播報例行的天氣概況預測,至於颱風警報、豪大雨等劇烈天氣預報,氣象主播也只能播報氣象局發佈的警報,不得提出不同的看法。
民間競爭才能懲罰不準的官方氣象預測
氣象預報的本質是預測,預測當然會有事後發現不準確的情形發生,而確保預測者在事前盡其所能蒐集、研判資料的最有效方法是競爭者的存在,使得預測的優劣有相對的獎勵與懲罰。對電視台而言,獎懲的機制來自於收視率競爭的商業利益。對氣象局而言,最有效的獎懲是來自民間的競爭。
對於氣象資訊的消費者而言,競爭雖在短期會有各主播與氣象局之間眾說紛紜的困擾,但長期來說,品質好、錯誤少的品牌會逐漸出現,風評較好的主播也會努力做好預報以應付其他競爭者的挑戰,如此一來,獲益的當然是收看氣象預報的消費者。
反之,一旦氣象局收回壟斷資訊的權力,氣象主播將失去努力分析氣象資料的誘因,而消費者面對錯誤率高的氣象預報也莫可奈何。氣象主播認證制度固然減少了消費者花腦筋篩選氣象資訊的麻煩,但是定於一尊的氣象預報,真的使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更有保障嗎?
壟斷性證照制度的特色
氣象主播的認證爭議,具體地表現了證照制度的幾個特性。首先,證照制度都宣稱是要建立某種秩序讓人們遵循,以免發生錯誤;但結果卻是使人們不需使用並鍛鍊自己的判斷力。
其次,某些「專業人士」有權決定誰有資格取得證照以進入該行業,而這些「專業人士」剛好都是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從這個角度來看,「專業人士」的組織其實就是一個工會,企圖透過對入行人數的限制,提高該行業的市場價格。
最後,證照制度常同時限制未取得證照者的職業選擇權,而不只是一個能力考核。換句話說,為什麼不能讓未經認證的氣象主播,仍然可以從事氣象主播的工作,他能否生存就交由消費者決定,這些主播如果頻頻出錯,自然會被市場淘汰。
醫師證照制度惡化城鄉醫療資源差距
與氣象主播認證制度類似的證照制度在生活中其實比比皆是,教師、律師、會計師和醫師等行業都有類似的制度。這些證照都限制了入行人數,因此也都有不錯的收入。但是,這樣的限制真的帶來好處嗎?
舉例來說,醫師分布的城鄉差距大,證照制度也是原因之一。醫師的證照制度使得醫師資格代價太大,他們到偏遠地區服務的所得將「得不償失」,因而不願下鄉。難道所有醫療行為真的都需要這麼漫長的學習才能學會嗎?
如果認證照樣做,但也同時讓沒有執照者營業,應該會有人願意接受較短的訓練,並接受較低的薪資而為偏遠地區居民提供基本的醫療服務。
想想看,為了保證醫療品質反而讓偏遠地區居民得不到醫療,這樣的證照制度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