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寫得再清楚不過了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363706 ... 631783166/
(1)「就近入學」不是美意,根本就是邏輯錯亂:
台北教育大學莊淇銘教授點出高中職「就近入學」的荒唐邏輯
國中與高中最大不同點在於國中並未分科,是通識教育,任何學校教授課程都相同,適宜就近入學。高中、職、五專是分科分流教育,與國中性質迥然不同,「就近入學」真是荒天下之大謬。例如:甲生興趣汽車修護,結果住在建國中學旁邊,難道你要強迫甲生唸建國中學?乙生規劃先唸普通高中再繼續升入大學,結果乙生卻住在大安高工旁邊,難道你要強迫乙生唸大安高工?12年國教箭在弦上,
土木專家教育部長蔣偉寧卻連連犯下諸多最基礎、最低級的邏輯錯誤,台灣教育的前景可想而知。
(2)十二年國教「免試精神」?免試根本大錯特錯。
一味強調「減輕壓力」「減輕負擔」而犧牲學習的12年國教的「免試入學」,其殺傷力遠超過中國的文革。要減輕壓力?乾脆輟學在家休息不就什麼壓力都沒了?為了「減輕壓力」「減輕負擔」而廢考試,這不叫因噎廢食是什麼?這個壓力也不行,那個考驗也不可,其結果是造就出一堆軟弱無力大腦空空的溫室寵兒。20年後國家精英人才中斷,這跟當年中國的文革有何不同?這不叫削足適履是什麼?
一味強調「減輕學生壓力」的12年國教「免試入學」只會造成學生怠惰學習。沒有任何學習是沒有壓力的,尤其國中是升入高中的「預科」階段,數學、理化甚至英語的基礎都是在國中時期建立的,「減輕學生壓力」某種意義是「怠惰學習,基礎空洞化」。國中階段打下的基礎,方能銜接高中數學、理化、英語課程,過度「適性」,過度「減輕壓力」,這樣也不能考,那樣也不能測,一旦升上高中,徒增一群鴨子在聽雷。台灣學生變成溫室花朵,競爭力喪失,畸形的12年國教「免試入學」恐難辭其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