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遊東寧王國首府東都
發表於 : 週三 2月 29, 2012 4:09 pm
DR.HSU 寫: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清末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台南州北門郡管轄,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沒聽說還有人會新港文.也沒聽說有人爭取要改為原住.新港文應該是失傳了.大雅老仙ㄟ 寫:DR.HSU 寫:本區在明鄭時期隸屬天興縣(州),到了清治時期則隸屬臺灣府諸羅縣,1704年以前一直為縣治所在,清末改隸臺南府。1920年臺灣地方改制,因古縣治所在地佳里興,而將蕭壠改名為「佳里」,並設置「佳里庄」,劃歸台南州北門郡管轄,1933年12月升格為「佳里街」。戰後改設為臺南縣佳里鎮,2010年12月25日改稱佳里區。
請問DR.HSU目前佳里興附近那舊四大社,是否還有人會新港文?
據報載,那附近的好幾萬人爭取要改為原住民,有可能嗎?
bryan 寫:這些日軍殘殺臺灣人的歷史DR.HSU 寫:蕭壟屠殺事件
因日本某親王(據說是北白川宮能久)於臺南鹽水區被暗殺,當時軍隊行經蕭壟,而導致於1895年農曆9月3日蕭壠居民被血腥屠殺,死亡人數據達兩千人。當時的生還者回憶:「事後,庄民前來收屍,整整裝十八輛牛車之多,由於死亡人數太多,連棺木都一棺難求。」。因此佳里區在每年農曆九月三日,有祭拜因走番仔反而犧牲的祖先習俗。
1895年10月10日,日軍混成第四旅團登陸布袋嘴(嘉義地方),當地義軍領袖林昆岡,以敢死隊之勢捍衛區裡。然而武器窳劣不敵,退據蕭壟街(今臺南市佳里區)。於是日軍大事搜索,近萬名村民躲到溪邊雜樹林的天然溝壑中,因嬰兒哭聲而被發現後,日兵分別截住長坑的頭尾兩端,然後亂槍齊放,對著坑內猛烈射擊了近2小時,躲到坑裡避難的臺灣人無一倖免,嬰兒、婦女也無一人得活,田舍人畜全被夷平,日軍並捕捉村人活活截割耳、鼻、舌、眼裝飾配刀邊充當戰利品。臺灣人中有兩萬七千人次被殺害,又稱乙未抗日事件。
關於佳里的舊地名「蕭壠」,有傳說即認為是得自當地在事件中消失了很多人後而取的「消人」。由於早在1699~1704繪製之康熙台灣輿圖即有出現蕭壟社的地名,因此此傳說不足採信。
顯然大家都遺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