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DKWU 寫:除了心電圖那段引喻失義之外
其他的部份大家覺得呢?
也不必那麼斷章取義, 畢竟作者不是醫學專業
(奇怪 沒人覺得很像大P"想當年"的話?)
版主: 版主021
+1DKWU 寫:除了心電圖那段引喻失義之外
其他的部份大家覺得呢?
也不必那麼斷章取義, 畢竟作者不是醫學專業
他的文章真正要講的沒有什麼問題,DKWU 寫:除了心電圖那段引喻失義之外
其他的部份大家覺得呢?
也不必那麼斷章取義, 畢竟作者不是醫學專業
"不是專業又偏偏要拿不懂的東西來當例子"amaranth 寫:他的文章真正要講的沒有什麼問題,DKWU 寫:除了心電圖那段引喻失義之外
其他的部份大家覺得呢?
也不必那麼斷章取義, 畢竟作者不是醫學專業
就是那個比喻超有問題,把整篇文章都弄糟了
不是醫學專業不是問題,不是專業又偏偏要拿不懂的東西來當例子才是問題
術業有專攻,他在他的領域是專家,但是其他領域不是
他一定不懂oldman 寫:"不是專業又偏偏要拿不懂的東西來當例子"amaranth 寫:他的文章真正要講的沒有什麼問題,DKWU 寫:除了心電圖那段引喻失義之外
其他的部份大家覺得呢?
也不必那麼斷章取義, 畢竟作者不是醫學專業
就是那個比喻超有問題,把整篇文章都弄糟了
不是醫學專業不是問題,不是專業又偏偏要拿不懂的東西來當例子才是問題
術業有專攻,他在他的領域是專家,但是其他領域不是
知道不懂倒沒事,但他自己可是認為自己完全懂的,
這種職銜大自己以為懂的人太多了 (打小人)
像會事後用嘴巴開刀法官不也是? (阿飄)
"不止這本書 還有其它醫師"後面作者還有類似這樣的留言lionelchiu 寫:國教行動聯盟的臉書有人去post
他有回文,大家可以去看看
人坐到了某個位置後好像都會有點大頭症,要他認錯很難
他對心音的立論基礎來自於
===========================================
輕鬆掌握心音聽診
Heart Sounds Made Easy with CD-ROM, 2nd Edition
譯者序
時光回到八年前的一個週末,當時我是一個入門未久的內科住院醫師,第一次輪值到急診科。有一位八十餘歲的老先生因胸悶不適被分配到我負責的診間。病史的詢問,初步的理學檢查,心電圖以及生化的數值都沒能讓我得到結論。胸部X光也只顯示出要寬不寬而且有鈣化的主動脈以及正常大小的心臟。當我深感疑惑時,只好再仔細的聽聽心音。忽然之間,似乎感覺有一個柔弱的聲音自聽診器傳到我的耳中,是的,它的確是一個3/4度來自主動脈區域的舒張期心雜音。”升主動脈剝離併發主動脈瓣逆流”的鑑別診斷突然如靈光乍現般躍入腦中。接下來的電腦斷層檢查也確定了診斷,當然,病人在接受手術之後也安然出院。這件事著實讓我震懾到心音聽診的威力,也讓我反省自己以往對心音檢查的忽視。
在講求速度及效率的年代,各項醫療診斷儀器檢查日新月異的發展及其便利性,反而使得臨床醫師忽視了自己與生俱來的診斷本能,其中一項重要的就是聽覺的應用。聽診不僅有效率,垂手可得,而且不用花太多錢(只有聽診器要花錢)。雖然有人因覺得聽診的診斷性不高而不去學習,但我想這只是懶惰的藉口吧﹗心音聽診,不應只是內科或是心臟科醫師的專利,在現今講求全人照顧醫學的年代,更是所有臨床醫師應具備的能力。以往心音訓練的障礙主因之ㄧ在於學習的方式以及教材的設計。我想這本”輕鬆掌握心音聽診”的確是學習心音者一個快速有效的學習工具,也能讓讀者不再感覺心音的判讀是一項晦澀難懂的技術。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妻子Christine的支持讓我能順利的完成這本書的翻譯。
黃群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
當然我覺得也是某種程度的斷章取義
即使修正說法後,仍是引喻失義...台灣就是這樣
所以覺得很像什麼大P講的話 如果是真的有聽過 問題出在講話的名醫 不是拿來舉例的作者 (嫌敵人不夠多嘛...)steven_1981 寫:六年前intern的時候,
run CV查房時,大P真的是一隻聽診器走天下,
也的確新一輩的醫師愈來愈倚賴一些"機器"的檢查,
但這不見得完全不好…
一個有經驗的老師,用聽診器就診斷出8-9成的疾病,很強!
但剩下的1-2成的病人會告死他…
每個檢查都不是100%,所以才會需要綜觀幾個檢查的結果來判讀,
希望做到減少誤診的機會(但當然還是會有少數無法準確判斷的),
那些外行的人一方面說以前的老醫生不用做什麼檢查就可以診斷,
一方面對現在的醫師說如果沒檢查出來就要告你,
(法官也會說應注意未注意,明明還有其他檢查可以做的)
這樣到底該怎麼做事情??
而且現況慘的事,往往那些外行的人很大聲的在教內行的人該怎麼做事情 (窮)
神奇良醫可能已天眼通,天耳通 (挖鼻孔)hjh 寫:可不可以請這些絕非庸醫的神奇良醫進加護病房去照顧一下重症病人,
還是來處理一下急診一級病患,
他們可能有搭載魔鬼終結者的眼睛,視野旁邊會自動顯示診斷和治療選項,
靠他們,健保可以省下大筆費用,絕無防禦醫療之必要,點值搞不好破10。
(打小人)k4210 寫:以前塑膠醫院有位cv的超級大老,老是會跟手下的住院醫師
說:"我用聽診器診斷的都比你們作echo準".在帶著眾多住院
醫師,INTERN,CLERK去grand run時,還會露一手以證實所言
不虛.看的年輕醫師們是嘖嘖稱奇,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來才知道,原來此科輪值CR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每週一
次的grand run前,幫這位超級大老找出"異常心音特別明顯"
的病人,以供大老巡幸時使用.
巡幸.......哈哈k4210 寫:以前塑膠醫院有位cv的超級大老,老是會跟手下的住院醫師
說:"我用聽診器診斷的都比你們作echo準".在帶著眾多住院
醫師,INTERN,CLERK去grand run時,還會露一手以證實所言
不虛.看的年輕醫師們是嘖嘖稱奇,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來才知道,原來此科輪值CR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每週一
次的grand run前,幫這位超級大老找出"異常心音特別明顯"
的病人,以供大老巡幸時使用.
和我聽到的版本有點出入k4210 寫:以前塑膠醫院有位cv的超級大老,老是會跟手下的住院醫師
說:"我用聽診器診斷的都比你們作echo準".在帶著眾多住院
醫師,INTERN,CLERK去grand run時,還會露一手以證實所言
不虛.看的年輕醫師們是嘖嘖稱奇,佩服得五體投地.
後來才知道,原來此科輪值CR最重要的任務之一,就是在每週一
次的grand run前,幫這位超級大老找出"異常心音特別明顯"
的病人,以供大老巡幸時使用.
沒錯,台灣的醫生都是庸醫!lupin 寫:現在的台灣,每個人都是醫學專家,除了醫生以外。lionelchiu 寫:所謂「引喻失義」,此文即是
台灣到底怎麼了?
所以最後還是做了電腦斷層呀lionelchiu 寫:國教行動聯盟的臉書有人去post
他有回文,大家可以去看看
人坐到了某個位置後好像都會有點大頭症,要他認錯很難
他對心音的立論基礎來自於
===========================================
輕鬆掌握心音聽診
Heart Sounds Made Easy with CD-ROM, 2nd Edition
譯者序
時光回到八年前的一個週末,當時我是一個入門未久的內科住院醫師,第一次輪值到急診科。有一位八十餘歲的老先生因胸悶不適被分配到我負責的診間。病史的詢問,初步的理學檢查,心電圖以及生化的數值都沒能讓我得到結論。胸部X光也只顯示出要寬不寬而且有鈣化的主動脈以及正常大小的心臟。當我深感疑惑時,只好再仔細的聽聽心音。忽然之間,似乎感覺有一個柔弱的聲音自聽診器傳到我的耳中,是的,它的確是一個3/4度來自主動脈區域的舒張期心雜音。”升主動脈剝離併發主動脈瓣逆流”的鑑別診斷突然如靈光乍現般躍入腦中。接下來的電腦斷層檢查也確定了診斷,當然,病人在接受手術之後也安然出院。這件事著實讓我震懾到心音聽診的威力,也讓我反省自己以往對心音檢查的忽視。
在講求速度及效率的年代,各項醫療診斷儀器檢查日新月異的發展及其便利性,反而使得臨床醫師忽視了自己與生俱來的診斷本能,其中一項重要的就是聽覺的應用。聽診不僅有效率,垂手可得,而且不用花太多錢(只有聽診器要花錢)。雖然有人因覺得聽診的診斷性不高而不去學習,但我想這只是懶惰的藉口吧﹗心音聽診,不應只是內科或是心臟科醫師的專利,在現今講求全人照顧醫學的年代,更是所有臨床醫師應具備的能力。以往心音訓練的障礙主因之ㄧ在於學習的方式以及教材的設計。我想這本”輕鬆掌握心音聽診”的確是學習心音者一個快速有效的學習工具,也能讓讀者不再感覺心音的判讀是一項晦澀難懂的技術。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妻子Christine的支持讓我能順利的完成這本書的翻譯。
黃群耀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
==============================================
當然我覺得也是某種程度的斷章取義
即使修正說法後,仍是引喻失義...台灣就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