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由 DR.HSU »
image 寫:DR.HSU 寫:image 寫:DR.HSU 寫:搞大之後小個體戶就難生存.
搞園區用意就在此.
跟財團開大醫院之後小醫院診所經營漸趨困難的道理是一樣的.
財團壓榨本質漸漸上手.....
不成立園區 也不會有人從國外千里迢迢來台灣找小診所小醫院的
目前開放的項目 有些是"重工業"(比如名聲傳到南美總統的肝臟移植等) 本就是大醫院的菜
少部份較低成本的醫美等 我想試辦期過了還是會開放的
醫師不怕醫院賺錢 也不必管醫院賺錢或政府抽回饋金 只要自己有滿意的報酬ˊ就好 比如 一台換膝關節拿十萬 醫院能不能收到50萬或更多 不關醫師的事
醫美.同樣是自費.本來在醫美診所的客源會跑去園區.醫美診所便無以為繼.等園區獨霸之後再來搞壓榨.跟財團醫院的手法如出一輒.剛開始禮遇醫師.....後來就 嘿嘿嘿~~~
您在說什麼 醫美整形不是重工業 是高利潤自費產業 整外從不怕財團大醫院
請問PAPA大會怕長庚(知道您最愛提這家),會怕不能做國際醫療這塊嘛?
先別說我猜會開放(最可能會用類似特約的方式?) 國際醫療並沒有排他性 有做的項目不許別人做 會去診所的整型打雷射的 還是會去診所
開醫美診所尤其是醫美連鎖診所的應該已經開始在著手應變了.
這不是衝擊甚麼才是衝擊?
或者想辦法進駐園區. (賊)
健保給付及醫院敍薪制度,讓部份醫師認為多開藥多做檢查處置,自己的 薪水便可以增加。忽略了對病患真正有益的治療。
較好的醫療制度應該讓醫師的業績與薪水脫勾。這樣醫師在診治病患時才不會因為自己的經濟考量而迷失了醫師應該執行的正確治療。
常態性抽審時,一般按規矩申報的小診所常受無妄之災,因為審查醫師為了有核刪業績,就會想盡辦法從雞蛋中挑石頭,因而造成嚴重不合理的核刪案件。
所以說穿了,常態性抽審只是個自欺欺人的樣板戲碼。刪者心虛,被刪者憤怒。